高压电缆测试项目,高压电力电缆试验方法与检测技术探讨
chanong
|1、电缆主绝缘绝缘电阻测量
1.1 测试目的
提前判断主绝缘是否受潮或老化,并在耐压试验后检查电缆主绝缘是否有缺陷。
绝缘电阻下降表明绝缘已受潮或已老化或变质,这可能导致电缆故障或烧毁。
它只能有效检测全局水分和穿透缺陷,对局部缺陷不敏感。 1.2 测量方法
各相单独测量,未测相、金属屏蔽(金属护套)、外层一起接地。
使用绝缘电阻测试仪。推荐使用大容量数字绝缘电阻表(例如短路电流3mA)。
0.6/1kV电缆可测量1000V电压。
0.6/1kV以上电缆测量电压为2500V。
6/6kV及以上电缆可使用5000V,但110kV及以上电缆请使用5000V或10000V电气绝缘电阻测试仪。最好的电气绝缘电阻表是具有自放电功能的。换线时一定要戴绝缘手套,测试后各相充分接地、放电。
兆欧表1.3测试循环
切换测试
1.4 创建新端子和连接器后注意问题
兆欧表“L”和“E”端子引线需要可靠的绝缘。
测量前后应将电缆完全放电大约2-3 分钟。
使用手摇兆欧表时,在断开高压引线之前,不要停止摆动手柄。
电缆未连接到测试设备的另一端必须受到保护,不允许任何人接近或触摸。
如果电缆连接表面漏电流较大,应采取屏蔽措施,将屏蔽线连接到兆欧表的“G”端子上。 1.5 主要绝缘电阻值要求的延续:在耐压试验前后进行,绝缘电阻不应有明显变化。初步测试:电缆主绝缘部分绝缘电阻值超过1000M的参考标准注:表中数值为换算为1公里长度的绝缘电阻值。换算公式R换算=R测量值/L,L为被测电缆的长度。如果电缆长度小于1km则无需换算。
2、电缆主绝缘耐压试验
2.1 耐压试验的类型电缆耐压试验分为直流耐压试验和交流耐压试验。直流耐压试验适用于纸绝缘电缆,交流耐压试验适用于橡塑绝缘电力电缆。我们一般使用的电缆都是交流聚乙烯绝缘电缆(橡塑绝缘电力电缆),所以下面我们只介绍交流耐压测试。 2.2 耐压测试接线图
耐压试验接线图2.3 对于耐压标准为110kV及以上的电缆,推荐频率为20Hz300Hz的谐振耐压试验。出厂时的交流耐压标准如下。对于110kV以上电缆,推荐频率为20Hz300Hz之间的谐振耐压试验。初步测试时的交流耐压标准如下。
3、测量电缆护套绝缘电阻
3.1 测试目的
安装后或使用过程中检查电缆护套是否损坏或受潮。
外护套损坏的原因包括安装时过度拉力和过度弯曲、安装运行时施工、运输等直接外力、内应力和自然拉力、电力对端子和中间接头的影响、白蚁侵扰等。 ETC。化学腐蚀等3.2 测量方法
对于110kV及以上的电缆,应使用500V的电气绝缘表,最好是具有自放电功能的电气绝缘表。换线时一定要戴绝缘手套,测试后各相充分接地、放电。试验时必须断开护套过电压保护器。
GB50150-2006和Q/CSG 1 0007-2004要求交接和预测试时外护套绝缘电阻至少为0.5M/km。 3.3 测试周期
切换测试
3年(若外护套内有引线) 3.4 注意缺陷
兆欧表“L”和“E”端子引线需要可靠的绝缘。
测量前后,电缆的金属护套必须完全放电约2-3 分钟。
使用手摇兆欧表时,在断开高压引线之前,不要停止摇动手柄。
电缆未连接到测试设备的另一端必须受到保护,不允许任何人接近或触摸。
4、电缆护套直流耐压试验
4.1试验的目的是检测电缆在安装后或运行过程中外护套是否损坏或受潮。 4.2 试验电压试验期间必须拆除护套过电压保护器切换试验- DC 10kV,持续1 分钟预防性试验- DC 5kV,持续1 分钟4.3 试验周期切换试验3 年4.4 试验结论未完成。休息。 4.5 接头非金属护套和外护套试验(对于外护套厚度大于2mm、表面有导电层的,电压等级110kV及以上电缆基本如此))。互连系统的直流耐压试验是对互连系统的各部分进行的,试验时,电缆金属护套的互连连接断开,在被试部件金属护套连接的情况下进行试验。将要。互连盒的另一侧,电缆非被测部分的金属护套接地,绝缘接头外护套、互连盒各段之间的绝缘夹板、引出同轴电缆、电缆的外护套也一起进行测试。
互连接地方式A 相第一段外护套直流电压试验原理接线图4.7 典型缺陷及缺陷分析序号 缺陷为典型施工问题,识别出缺陷点后,施工方说明电缆有缺陷。虽然被铲子冲击损坏,但经过处理后通过了测试,暴露了施工管理中的问题。两根电缆上发现同型号编号为的绝缘接头有4个安装错误,反映出附件安装人员的技术水平较低,但在护套测试时并未发现,由于该缺陷,导致类似故障序列号的情况没有发生。缺陷3的原因也是施工管理不善,缺陷4的原因也是附件附着质量差。序列号 是特定设备上110kV 电缆故障的示例,该问题在附件安装和移交测试期间都暴露出来。首先,厂家工艺要求不合理,电缆预制件的铜编织带外层要求一层半绝缘胶带,且预制件在铜壳内明显偏心,导致要求不足电工胶带。绝缘裕度。接下来,在电缆护套的DC10kV/1min耐压试验中,只有绝缘胶带层被试验电压破坏,但在试验过程中,另一侧未试验的金属护套被破坏。互连盒未接地,造成缺陷未能及时发现。通电后,绝缘接头内部导电,导致电缆护套互连系统故障,护套内产生约数十安培的感应电流。接头铜编织带与铜壳接触区有感应电流流过,产生的热量使中间接头预制件熔化。熔化部分破坏了橡胶预制件应力锥的绝缘性能,降低了橡胶预制件的绝缘性能。电场强度.马苏.严重扭曲,接头瞬间击穿,导体对铜护套放电,导致线路跳闸。
5、测量金属屏蔽电阻与导体电阻之比
5.1 测试目的通过测量金属屏蔽层电阻和导体电阻,可以监测腐蚀变化,通过测量电阻比,可以消除温度对直流电阻测量的影响。 5.2 试验周期交接试验5.3 试验方法采用双臂电桥测量相同温度下金属屏蔽层和导体的直流电阻。 5.4 试验判定与运行前实测数据相比不应有明显变化。如果前者与后者的比值较运行前增大,说明屏蔽层直流电阻增大,铜屏蔽层可能被腐蚀,且该比值较运行前增大,如果减小,这表明导体正在劣化。连接的接触电阻可能会增加。
6. 测试互连系统
6.1 交叉布线系统示意图6.2 交叉布线的作用和配置与非交叉布线相比,流过金属护套的电流显着减小。不接地端金属护套中的最大感应电压是电缆最长长度上金属护套中感应的电压。金属护套必须剪断才能互连,且裂缝与地之间的绝缘必须良好。互连盒通常用于互连电缆的金属护套。接地端金属护套通过同轴电缆直接引入接地盒接地,非接地端金属护套通过同轴电缆引入互连接地盒,并设有护套过压保护装置。安装在盒子上以限制过压的可能性。
保护接地盒
直接接地盒
接线盒6.3 互连性能试验电缆外护套、绝缘接头外护套、绝缘夹板直流耐压试验时,护套过电压保护器应断开,相对侧三段应断开。断开连接。由于电缆的金属护套全部接地,因此也可以结合绝缘接头的绝缘环进行测试。非线性电阻式护套式过电压保护装置的测试以下有两项交接测试项目,请选择一项作为预防性测试。伏安特性或参考电压必须符合制造商的规格。非线性电阻器与其引线、地之间的绝缘电阻应为10M以上,用1000V兆欧表测量引线与外壳之间的绝缘电阻。检查继电器盒叶片(或连接件)的接触电阻和连接位置,确保连接位置正确。在正常工作位置测量时,接触电阻不得超过20。
7. 检查电缆两端的相位。
7.1 试验目的为防止错相事故发生,新线路投入运行前和运行中改变线路连接方式后,必须检查线路两端的相位和相序。 7.2 测试周期切换测试。 7.3 试验方法验证电缆线路两端的相位是否匹配并与电网相位相匹配。 110kV及以上电缆线路必须在停电情况下完成,基本与架空线路相同。
8. 测量电缆线路参数
8.1 测试目的:电缆线路的直流电阻、正序阻抗、零序阻抗测量和电容测量用于新线路敷设前的相关计算(系统短路电流、继电保护设定值等)。基于运行开始后以及运行期间更改线路连接方法后的性能。 8.2 测试周期切换测试。 8.3 测试方法与架空线路参数相同。由于电缆的正序电容和零序电容相同,通常仅用导体与金属屏蔽层之间的电容来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