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方逃离老任?史克威尔濒临破产?SE和任天堂的爱恨情仇(下)
chanong
|本文作者:JumpBK
本书是上一章的延续。昨天有消息称,任天堂联合史克威尔和艾尼克斯打造了一款杰作。昨天很多朋友也猜到了。昨天提到的杰作是:《时空之轮》。不过,我想先纠正一下:“《时空之轮》”仍然属于史克威尔艾尼克斯,艾尼克斯并没有真正参与其中,如果有一种错觉它是史克威尔艾尼克斯联合创建的,我会在下面解释。
《时空之轮》:“全明星阵容”的华丽杰作
很多玩家想必都知道,任天堂和索尼曾经计划合作开发任天堂PlayStation游戏机,但是由于种种原因任天堂取消了这次合作。索尼并没有被吓倒,转而继续自己的游戏机项目,并于1994 年发布了第一款PlayStation。
索尼刚进入市场时,硬件和游戏软件的销量比例达到1:4,但缺乏权威的大作。大约在这个时候,与任天堂激战的史克威尔艾尼克斯想要进一步扩张自己的RPG帝国,并将注意力转向了因各种原因而被取消的“重建鸟山明的世界”项目。原因。这个项目的最初发起人是Hiromichi Tanaka,他参与了《最终幻想》 的许多设计。
Square的高层对这个宏伟的创意印象深刻,当时已经成长为顶级厂商的Square投入大量资金,任命鸟山明亲自设计角色,堀井雄二兼任制作人。 被任命。本作聘请了王牌制作人坂口博信撰写剧本,华丽的制作团队就此诞生。该项目也被正式命名为《勇者斗恶龙》。
这里要说明的是,《时空之轮》系列的设计一直是由堀井雄二和鸟山明主导的,但他们并不是艾尼克斯的员工,本质上是自由职业者。《三角》的其中一名成员也是如此。 ”,作曲家光一和杉山先生也是如此。换句话说,请求制作不需要艾尼克斯的同意。
此外,堀井雄二和坂口博信实际上在这部电影中扮演的角色并不多。堀井雄二为这部作品设计了序言和剧情简介,然后在《勇者斗恶龙》上重返工作岗位。坂口博信只能想到主意。鸟山明设计了一些主要角色的形象,但其他角色是由其他模仿他风格的漫画家代笔的。简而言之,这个华丽的三巨头阵容并不算什么。
当然,这并不意味着这款游戏不重要;这是Square与SFC合作最多的游戏,所以没有理由不好好尝试一下。本作品的另一位制作人是后来执导了《勇者斗恶龙6》的北濑佳典。
剧本的编剧加藤正人后来在《最终幻想7》的剧本创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艺术总监是高桥哲也,他后来制作了《最终幻想7》系列。
原声带的阵容是不言而喻的,其中包括因这部作品而闻名的光田康典。 《异度神剑》的配乐就是由这个人创作的。
另一位负责本游戏音乐的人是Nobuo Uematsu,他是《异度神剑2》系列的皇家作曲家。
如此豪华的制作团队和巨大的投入,品质自然有保证,而《最终幻想》共有13个结局,再加上丰富的角色塑造和精美的迷宫设计,自上映以来就广受好评。取得了强劲的销售业绩。 IGN 在2017 年发布了“史上100 款RPG 游戏”排行榜,《时空之轮》位居榜首。
然而,在获得如此成功后,史克威尔艾尼克斯决定退出任天堂平台。
方形背叛:赌徒的新胜利
《时空之轮》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但史克威尔艾尼克斯此时开始拥有自己的小鸡酒。
另一方面,正如我在昨天的文章中提到的,任天堂严格的版税制度大大压缩了第三方的利润空间,而时任任天堂社长山内溥的独断作风也让很多厂商对此引起了多年的不满。
作为主机行业的后起之秀,索尼对于第三方的态度显然非常友好。由于较低的费用、更好的开发环境以及在某些情况下的直接技术支持,许多制造商对索尼的偏好猛增。
更决定性的是硬件上的差异。任天堂于1995 年推出了一款新游戏机N64。目前来看,任天堂与Square的合作关系依然密切,两家公司打算在未来继续合作,并提出了很多建议。等等,但任天堂忽略了它们。
在生产了六代2D 《时空之轮》之后,史克威尔艾尼克斯也开始考虑是否对该系列进行创新,生产3D 《最终幻想》。经过反复讨论,Square决定再次展现创作原作《最终幻想》的赌徒精神,将《最终幻想》变成3D作品。
然而,即使史克威尔艾尼克斯决定推出3D 后,他们最初也计划在N64 上发布,并且还在主机上制作了一个演示,但N64 上的帧速率对于这个演示来说太低了,所以他们无法制作它发生了。需要正方形。这很有效。此外,PlayStation采用低成本光盘作为存储介质,这有助于将游戏的价格保持在合理的范围内。种种因素促使Square再次进行赌博,1996年他们宣布《最终幻想7》将在PlayStation上发行。
这次他们也赢了。《最终幻想7》的游戏质量和商业上的成功,但对任天堂最大的打击是当时业界顶级第三方Square的倒戈,包括艾尼克斯在内的众多第三方厂商加入了索尼阵营。
难产《最终幻想7》 和艾尼克斯的“投降”
1995年11月,任天堂向大众发布了N64游戏机,在发布会上,山内溥邀请堀井雄二作为嘉宾上台并表示,“堀井雄二打算立即开始生产《勇者斗恶龙7》一侧” ”他宣布。 N64的故事。 ” 《勇者斗恶龙》于同年12月在证监会发布。
在PS 公布《勇者斗恶龙6 幻之大地》 后,艾尼克斯公开表示其N64 开发计划将照常进行。 1996年,开发游戏《最终幻想7》在N64上发布。
不过,这场比赛彻底暴露了N64的缺点。该卡带的存储容量非常低,以至于必须使用存储卡来保存和读取游戏进度,并且仅售出了100,000 份。阴沉。这可以说是艾尼克斯经历过的最灾难性的结果。这让继续支持任天堂的堀井雄二感到不安。
此时,Square对其昔日盟友任天堂造成了巨大的打击。
1994年,Square投资收购了SOLID,该杂志此前是《J计划2》杂志进入游戏行业的窗口,从而使Square与《少年Jump》建立了联系。另一方面,万代拥有鸟山明设计的角色的大部分游戏版权,史克威尔副社长桥本慎司也与万代有着深厚的渊源。
相信很多朋友看了上面的介绍,也大概猜到了Square 的来意。独立贡献初代《少年Jump》的Square副社长铃木直先生和《勇者斗恶龙》的编辑鸟岛和彦先生拜访了爱尼克斯社长。福岛泰弘表示,如果艾尼克斯坚持在N64上出版《少年Jump》,不能保证该系列会继续使用鸟山明的角色,并且《勇者斗恶龙7》杂志将用作宣传空间,他表示不会发布他。
铃木奈央
结果,艾尼克斯不得不向现实妥协,宣布《少年Jump》将于1997年在PlayStation上发行。不过,平台确定后,《勇者斗恶龙7 伊甸的战士们》的开发并不顺利,制作组只有35人,玩家的期望太高,所以制作组也想制作《勇者斗恶龙7》。游戏完美。游戏的开发并不顺利。经过多次推迟后,它终于在2000 年发布。
《勇者斗恶龙7》的销量已经突破了400万台,系列的影响力得以维持,但很多玩家都抱怨图形性能低下,艾尼克斯决定改变目前的商业系统,这也为后来SE的出现铺平了道路。
与此同时,艾尼克斯在GB和GBC掌上游戏机上发布了《勇者斗恶龙》作为外传,作为对任天堂的补偿。最初无心之作取得了380万份的销量,这让艾尼克斯也感到惊讶。
然而此前一直一帆风顺的Square却面临着重大危机。
隔行如山:《勇者斗恶龙怪物篇:特瑞仙境》
继《宝可梦》获得巨大成功后,史克威尔艾尼克斯受益于3D技术和CG效果,在《最终幻想:灵魂深处》和《最终幻想7》中加入了大量CG效果,但在这次,制片人坂口博信有了一个大胆的想法。 你想拍一部纯CG电影吗?于是《最终幻想8》诞生了。
本作由坂口博信亲自执导,完全采用CG制作。要知道,当时连迪士尼这样的公司都没有勇气将CG电影完美地渲染成与真人相匹配,但《最终幻想9》却坚定不移地这样做。据说,人物的头发都是一根头发,而且是从根部制成的。
《最终幻想:灵魂深处》 的制造耗时四年,耗资1.37 亿美元。如您所知,2000 年左右这一数字为1.37 亿美元。 Square的“螺柱”这次并没有得到回报:《灵魂深处》于2001年正式上映,但包括宣传和电影债务在内的票房收入仅为8500万美元。《最终幻想:灵魂深处》 Square Inc.遭受了超过9400万美元!这是史克威尔公司濒临破产的直接原因,坂口博信先生也为此承担了责任,辞去了副总裁职务。
此时,艾尼克斯采取了行动。
关系恶化:SE成立与任天堂人事变动
如上所述,《灵魂深处》让艾尼克斯在技术层面意识到了这个问题。在Square 面临前所未有的危机后,艾尼克斯总裁福岛泰弘看到了机遇。 “Square拥有很多技术人才,如果他们能够吸收他们,他们就可以”成为艾尼克斯的完美补充。于是,福岛社长开始积极行动,最终于2002年宣布两家公司合并,并于2003年正式成立史克威尔艾尼克斯(俗称SE)。
任天堂也在2002年进行了人事变动,担任社长超过50年的山内溥宣布退休,将社长一职交给了岩田聪。
经历了剧变的两家公司不再像以前那样敌对,岩田就任社长后,积极致力于修复与SE的关系。 2004年,任天堂发布了掌机NDS并取得了巨大成功,2006年SE宣布《勇者斗恶龙7》将用于NDS。这个决定有点让人意外,但也符合逻辑;毕竟NDS 是当时用户群最广泛的主机,而且也遵循了《勇者斗恶龙9 星空的守护者》 系列一贯的平台选择原则。
此后SE与任天堂的关系进一步松动,《勇者斗恶龙》也出现在Wii平台上,甚至出现在不太受欢迎的Wii U上(当然,这无法挽救Wii U的惨淡销量了)
2012年,SE打造了3DS独占游戏《勇者斗恶龙10》。
2013年,“逃亡”的《勇气默示录》出现在3DS平台上,可以说当年的遗憾都被清除了。
自Switch推出以来,SE不仅重新打造了他们的经典游戏,还为Switch开发了新游戏,其中包括(老)独占游戏《勇者斗恶龙7》。
还有《歧路旅人》、《勇气默示录2》等已确认发售的游戏。
如今,SE和任天堂之间的关系重回正轨,虽然我觉得这对玩家来说是一件幸事,但我还是忍不住想起了一些事情。《圣剑传说3 重制版》将在PS上发布,任天堂表示:
“如果你离开我们,就永远不要回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