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温高一定是新冠吗,体温高是新冠肺炎吗
chanong
|随着疫情持续蔓延,“测温”逐渐成为日常“打卡”行为。进出社区、超市或企业时也必须进行体温检查。一些社区和学校鼓励人们进行体温检查。请报告您在家的体温。
这种高密度的温度测量自然会引发许多问题。
我的体温总是在37度以上,我会不会感染新型冠状病毒?
共用体温计会造成交叉感染吗?
为了减少不必要的焦虑,我们将回答5个有关体温测量的问题。
测量发烧需要多少温度?
发烧意味着您的体温高于正常范围的上限。
通常定义的正常体温范围约为36-37C,但由于测量方法和工具不同,这个简单的定义是不够的。
我根据《诊断学》和UTD参考文献创建了一个相对全面的“人体温度计”。
资料参考:人民卫生出版社《诊断学》第9版和UpToDate临床顾问《成人发热的病理生理学和治疗》。部分数据是根据温差计算得出的,可能存在0.1度的误差,所以请参阅文末参考资料了解更多信息。
我们经常测量的“额温”和“耳温”影响因素很多,没有标准参考值,但临床上指的是“腋温”。
按照这个标准,即使发现自己有发烧症状,也不必过于担心,因为有很多特殊因素会导致体温升高。
什么情况下体温会出现波动?
许多因素都会影响您的体温,例如天气、饮食,甚至月经期,使其超出正常范围。
即使体温很高,也不要惊慌;检查是否有以下症状:
当气温高时,你的体温就高,当气温低时,你的体温就低。
你的体温会随着气温的变化而变化,在高温环境下(如有暖气的车内),你的体温可能会略有升高,在低温环境(如冬季的室外),你的体温可能会略有升高。可能是你的体温略有下降。
图片来源:涂虫创意
这种情况下,温度测量可能会出现误差,所以在室温下等待一段时间再测量会更准确。
早上体温低,下午体温高
人体的体温在一天中也会略有变化。
早上起床时体温较低,下午和晚上体温升高,但峰值相差约0.5。
运动或进食后体温升高
剧烈运动、劳动、进食后体温也可能略有升高,但一般波动范围不超过1。
婴儿体温高,老年人体温低。
婴儿和幼儿由于代谢率较高,通常比年龄较大的儿童和成人体温较高,而老年人由于代谢率较低,体温通常比年轻人低。即使您被感染,您也可能只有轻微发烧。
排卵期和孕妇体温高
女性的体温在排卵期间会上升约0.6C,并保持在这个温度直到月经(这就是为什么有些人通过监测体温来预测排卵)。
此外,怀孕期间体内激素水平的变化也会导致体温升高。
图片来源:涂虫创意
你可能会想,“如果我不符合上述条件,而且持续发烧,是不是真的感染了新型冠状病毒呢?”
“发烧”是指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吗?
请不要因为发烧就盲目去医院。感染的风险增加。请在家自我隔离并监控您的进展。通常几天内就会好转。
如果出现发热、咳嗽等症状,并符合以下四种症状,请尽快就医。
出现症状前14天内有武汉市及周边地区或其他有病例报告地区旅行史或居住史。
出现症状前14天内有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者(核酸检测阳性者)接触史。
出现症状前14天内曾接触过武汉市及周边地区或有病例报告地区出现发热或呼吸道症状的患者。
聚集性疫情病例(出现症状前14天内参加聚集性活动,且在密集活动期间确诊2人以上感染者)。
内容来源:
《新型冠状病毒诊疗方案(第五版)》、《新型冠状病毒防控方案(第二版)》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发布
不同测温工具有什么区别?哪一种最适合家庭使用?
存在差异,不同的工具以不同的方式衡量事物,给出不同的结果。
目前,常见的测温工具包括:
(不推荐)传统测量工具大多易碎,容易因汞泄漏而中毒,因此特别不建议儿童使用。
【推荐】安全经济,温度波动小,性价比极佳,建议家庭使用作为水银温度计的替代品首选。
(不推荐)受额头出汗、风散热、血管变化等因素影响,测量误差较大,不推荐。
(推荐)优点是测量快捷方便,无身体接触,广泛应用于公共场所。
缺点与额头贴片一样,存在测量误差,但可以通过多次测量平均来提高准确度。
由于易于测量,因此特别推荐给有孩子的家庭。
(推荐)优点是方便快捷,缺点是受测量方向、技术、耳朵视线等影响,出现测量误差。多次测量后取平均值可提高准确性,建议使用。
公共场所使用的测温设备是否存在感染新型冠状病毒的风险?
非接触式红外测温仪在大多数公共场所使用,一般不会造成交叉感染。
但接触皮肤或粘膜进行测量的仪器使用后必须用酒精消毒,存在感染风险。
图片来源:涂虫创意
你还好吗!
看完这篇,你是不是对体温测量有了更多的了解呢?
本文由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心脏病专家王苏审稿。
参考
[1]万雪红,陆雪峰。诊断学[M]。第9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8。
[2]罗双红,舒敏,文阳等.中国05岁儿童不明原因急性发热循证诊疗指南(标准版)[J].中国证据杂志.基于儿科,2016,11(2)): 82-95。
[3] Herzog LW, Coyne LJ. 什么是发烧?3个月以下婴儿的正常体温[J]. Clin Pediatr (Phila), 1993, 32(3): 142.
[4] Reuven Porat, Charles A Dinarello. 成人发烧的病理生理学和治疗. UpToDat. https://www.uptodate.com/contents/pathophysiology-and-treatment-of-fever-in-actuals. (2018 年9 月17 日))。
[5] Mark A Ward. 婴儿和儿童发烧: 病理生理学与管理. UpToDate. https://www.uptodate.com/contents/fever-in-infants-and-children-pathophysiology-and-management.(2019 年5 月9 日)评级当日)。
[6] Niven DJ, Gaudet JE, Laupland KB, et al. Accuracy of Peripheral Thermometers for : a Systems review and Meta-analysis[J]. Ann Intern Med, 2015, 163(10): 768.
为杨大奉少爷策划丁香
主编法迪
作者范云珠
制图花生
封面图片来源:图虫创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