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钢材 > 型钢 > 市场分析

百家跨国公司看中国丨对话施耐德电气首席数字官Peter Weckesser:施耐德电气将持续加大在华投入

来源:头条 作者: chanong
分享到
关注德勤钢铁网在线:
  • 扫描二维码

    关注√

    德勤钢铁网微信

在线咨询:
  • 扫描或点击关注德勤钢铁网在线客服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杨青青北京报道

“中国是施耐德电气全球第二大市场,从战略角度看,中国在研发、创新和销售方面都非常重要。”

近日,施耐德电气全球执行副总裁兼首席数字官Peter Weckesser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等媒体采访时,毫不掩饰中国市场对施耐德电气的重要性。

这也是我今年第二次访华的原因。对于Peter Weckesser来说,此行的目的很明确,关键词就是“数字化转型”。 “我们的数字化转型团队在这里,我们会借此机会回顾一下我们重大项目的进展,也会利用这个机会拜访我们的供应商和客户,讨论中国数字化转型的变化。我计划在近距离行动。”

近年来,中国市场的数字化转型进程进展迅速。根据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公布的《中国数字经济发展研究报告(2023年)》,2022年我国数字经济规模将达到50.2万亿元,比上年名义增长10.3%。其中,数字产业化规模达9.2万亿元,产业数字化规模达41万亿元,分别占数字经济的18.3%和81.7%。

与此同时,今年生成式人工智能在全球的流行也进一步强化了人工智能技术在中国数字化转型过程中的作用。埃森哲近期全球高管调查数据显示,87%的受访中国企业高管预计2024年技术支出将增加,71%的高管预计数据/人工智能计划增加投资。展望2024年,“适应人工智能、自动化等技术和创新带来的变化”在受访企业高管最关心的主题中以68%的比例位居榜首。

“众所周知,施耐德电气一直看好中国的发展,借助‘中国中心’战略不断加大在中国的投资和积累。通过战略重点的倾斜,施耐德电气希望在中国投资更多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Peter Weckesser表示,未来中国在数字化转型领域的资源优势。

Peter Weckesser,施耐德电气全球执行副总裁兼首席数字官资料来源:受访者提供

对华投资将持续扩大21世纪经济报道(21世纪):中国数字化浪潮背景下出现了哪些新趋势?

Peter Weckesser:中国数字化实践的趋势体现在中国不仅是一个很大的市场,而且在云计算技术、人工智能技术、5G技术方面也处于世界领先地位。因此,我的中国之行是一个相互学**并与我们的客户、供应商和合作伙伴保持密切联系的机会。

21世纪:从这些趋势来看,施耐德电气在中国的表现如何?中国融入全球化给施耐德电气带来了哪些机遇?

Peter Weckesser:对我们来说,中国市场不仅有中国本土客户,还有跨国客户。施耐德电气是工业自动化和能源管理领域的行业领导者,可以为这些客户提供支持。众所周知,施耐德电气始终看好中国发展,借助“中国中心”战略不断加大在中国的投资和积累,通过战略聚焦增强整体综合实力,提升和赋能中国市场。中国市场。中国经济的发展。

我们希望在中国投入更多资源,主要是在数字化转型领域。施耐德电气致力于加速数字化与绿色低碳的双重转型。从数字化角度来看,施耐德电气进行了长期投资,帮助合作伙伴和客户实现数字化转型。从绿色转型、低碳转型的角度来看,中国是一个制造大国,所以从全球的角度来看,能够实现低碳可持续发展,不仅对中国非常重要,对世界也非常重要。问题。通过利用数字技术并与中国合作伙伴合作,施耐德电气可以帮助我们的客户实现数字化转型和可持续发展。

21世纪:您表示将继续在中国市场投入资源。您能否告诉我们更多相关信息以及将投入哪些资源?

Peter Weckesser:在施耐德电气“中国中心”战略机制下,我们将持续强化在中国的综合实力,重点关注研发、供应链、人才和合作伙伴四个方面。在研发方面,我们将继续推动更多环保创新产品在中国上市,向世界输出更多中国智慧。在生产领域,我们将加强北京、无锡、武汉工厂等绿色供应链建设。销售也是如此,需要持续投资。在人力资源方面,我们将继续为中国人才赋能,给予他们决策和发展的空间。

今年在中国成立了AI团队21世纪:近年来,人工智能成为了一个非常热门的话题,施耐德电气在人工智能方面有什么相关的布局或想法吗?

Peter Weckesser:施耐德电气几年前就已经开始使用人工智能布局。你可能听说过施耐德电气有一个非常重要的职位:——首席人工智能官。两年前,我们在人工智能人才培养和能力建设上投入了大量资金,两年前我们就预见到了当今人工智能技术的快速发展。

施耐德电气的AI实践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将人工智能技术作为核心融入到我们的产品中,使产品更具竞争力,为客户提供价值和更好的体验。二是利用人工智能优化财务流程、供应链流程、人力资源流程等内部流程。

21世纪:施耐德电气如何看待运营AI团队?

Peter Weckesser:施耐德电气的人工智能团队分为两个部分。从全球角度来看,我们利用AI提升内部效率,与产品团队合作,利用AI帮助产品创造差异化效益,更有效地在市场上规模化,我会继续这样做。同时,今年我们还在中国成立了AI团队,并启动了基于全球AI战略的团队。

21世纪:这个团队主要是做什么的?规模有多大,您对未来的总体期望是什么?

Peter Weckesser:这个方向其实和我刚才说的一致,一部分是内部赋能,一部分是赋能客户。在施耐德电气集团内部,我们大概有一个几百人的AI团队。

21世纪:您如何看待生成式人工智能的发展和应用前景?

Peter Weckesser:人工智能有两种类型。一是生成式人工智能。这是现在很新的东西,直到今年才正式开始流行。还有专注于结构化数据分析的分析AI。例如,施耐德电气的生产线使用视觉AI监控来识别质量风险并提高产品检验率。

现在相对较新的是基于非结构化数据的生成人工智能。目前,在销售端,生成式AI技术可以用于赋能,例如当客户询问有关产品的问题时,可以了解客户问题的上下文并提供更合适的答案。此外,我们的研发团队还开始使用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该技术可以在团队编写软件代码时生成。这些都是内部效率提升的例子,生成式人工智能将内部员工从重复性任务中解放出来,让他们能够专注于更有价值的工作。

下载21财经APP了解更多。

责任编辑:德勤钢铁网 标签:

热门搜索

相关文章

广告
德勤钢铁网 |市场分析

百家跨国公司看中国丨对话施耐德电气首席数字官Peter Weckesser:施耐德电气将持续加大在华投入

chanong

|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杨青青北京报道

“中国是施耐德电气全球第二大市场,从战略角度看,中国在研发、创新和销售方面都非常重要。”

近日,施耐德电气全球执行副总裁兼首席数字官Peter Weckesser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等媒体采访时,毫不掩饰中国市场对施耐德电气的重要性。

这也是我今年第二次访华的原因。对于Peter Weckesser来说,此行的目的很明确,关键词就是“数字化转型”。 “我们的数字化转型团队在这里,我们会借此机会回顾一下我们重大项目的进展,也会利用这个机会拜访我们的供应商和客户,讨论中国数字化转型的变化。我计划在近距离行动。”

近年来,中国市场的数字化转型进程进展迅速。根据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公布的《中国数字经济发展研究报告(2023年)》,2022年我国数字经济规模将达到50.2万亿元,比上年名义增长10.3%。其中,数字产业化规模达9.2万亿元,产业数字化规模达41万亿元,分别占数字经济的18.3%和81.7%。

与此同时,今年生成式人工智能在全球的流行也进一步强化了人工智能技术在中国数字化转型过程中的作用。埃森哲近期全球高管调查数据显示,87%的受访中国企业高管预计2024年技术支出将增加,71%的高管预计数据/人工智能计划增加投资。展望2024年,“适应人工智能、自动化等技术和创新带来的变化”在受访企业高管最关心的主题中以68%的比例位居榜首。

“众所周知,施耐德电气一直看好中国的发展,借助‘中国中心’战略不断加大在中国的投资和积累。通过战略重点的倾斜,施耐德电气希望在中国投资更多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Peter Weckesser表示,未来中国在数字化转型领域的资源优势。

Peter Weckesser,施耐德电气全球执行副总裁兼首席数字官资料来源:受访者提供

对华投资将持续扩大21世纪经济报道(21世纪):中国数字化浪潮背景下出现了哪些新趋势?

Peter Weckesser:中国数字化实践的趋势体现在中国不仅是一个很大的市场,而且在云计算技术、人工智能技术、5G技术方面也处于世界领先地位。因此,我的中国之行是一个相互学**并与我们的客户、供应商和合作伙伴保持密切联系的机会。

21世纪:从这些趋势来看,施耐德电气在中国的表现如何?中国融入全球化给施耐德电气带来了哪些机遇?

Peter Weckesser:对我们来说,中国市场不仅有中国本土客户,还有跨国客户。施耐德电气是工业自动化和能源管理领域的行业领导者,可以为这些客户提供支持。众所周知,施耐德电气始终看好中国发展,借助“中国中心”战略不断加大在中国的投资和积累,通过战略聚焦增强整体综合实力,提升和赋能中国市场。中国市场。中国经济的发展。

我们希望在中国投入更多资源,主要是在数字化转型领域。施耐德电气致力于加速数字化与绿色低碳的双重转型。从数字化角度来看,施耐德电气进行了长期投资,帮助合作伙伴和客户实现数字化转型。从绿色转型、低碳转型的角度来看,中国是一个制造大国,所以从全球的角度来看,能够实现低碳可持续发展,不仅对中国非常重要,对世界也非常重要。问题。通过利用数字技术并与中国合作伙伴合作,施耐德电气可以帮助我们的客户实现数字化转型和可持续发展。

21世纪:您表示将继续在中国市场投入资源。您能否告诉我们更多相关信息以及将投入哪些资源?

Peter Weckesser:在施耐德电气“中国中心”战略机制下,我们将持续强化在中国的综合实力,重点关注研发、供应链、人才和合作伙伴四个方面。在研发方面,我们将继续推动更多环保创新产品在中国上市,向世界输出更多中国智慧。在生产领域,我们将加强北京、无锡、武汉工厂等绿色供应链建设。销售也是如此,需要持续投资。在人力资源方面,我们将继续为中国人才赋能,给予他们决策和发展的空间。

今年在中国成立了AI团队21世纪:近年来,人工智能成为了一个非常热门的话题,施耐德电气在人工智能方面有什么相关的布局或想法吗?

Peter Weckesser:施耐德电气几年前就已经开始使用人工智能布局。你可能听说过施耐德电气有一个非常重要的职位:——首席人工智能官。两年前,我们在人工智能人才培养和能力建设上投入了大量资金,两年前我们就预见到了当今人工智能技术的快速发展。

施耐德电气的AI实践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将人工智能技术作为核心融入到我们的产品中,使产品更具竞争力,为客户提供价值和更好的体验。二是利用人工智能优化财务流程、供应链流程、人力资源流程等内部流程。

21世纪:施耐德电气如何看待运营AI团队?

Peter Weckesser:施耐德电气的人工智能团队分为两个部分。从全球角度来看,我们利用AI提升内部效率,与产品团队合作,利用AI帮助产品创造差异化效益,更有效地在市场上规模化,我会继续这样做。同时,今年我们还在中国成立了AI团队,并启动了基于全球AI战略的团队。

21世纪:这个团队主要是做什么的?规模有多大,您对未来的总体期望是什么?

Peter Weckesser:这个方向其实和我刚才说的一致,一部分是内部赋能,一部分是赋能客户。在施耐德电气集团内部,我们大概有一个几百人的AI团队。

21世纪:您如何看待生成式人工智能的发展和应用前景?

Peter Weckesser:人工智能有两种类型。一是生成式人工智能。这是现在很新的东西,直到今年才正式开始流行。还有专注于结构化数据分析的分析AI。例如,施耐德电气的生产线使用视觉AI监控来识别质量风险并提高产品检验率。

现在相对较新的是基于非结构化数据的生成人工智能。目前,在销售端,生成式AI技术可以用于赋能,例如当客户询问有关产品的问题时,可以了解客户问题的上下文并提供更合适的答案。此外,我们的研发团队还开始使用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该技术可以在团队编写软件代码时生成。这些都是内部效率提升的例子,生成式人工智能将内部员工从重复性任务中解放出来,让他们能够专注于更有价值的工作。

下载21财经APP了解更多。


市场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