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记本屏幕色域多少,笔记本屏幕色域越高越好吗
chanong
|随着AMD Mobile Ryzen 4000和英特尔第11代酷睿处理器平台的到来,笔记本性能达到了新的巅峰。越来越多的产品注重增强体验,例如屏幕面板,以便在竞争中脱颖而出。那么,什么样的面板才是好屏幕呢?
保护眼睛和健康,DC调光是首选
CFan曾在文章《DC调光是个什么鬼?这篇文章总算给说明白了!》中介绍过“PWM调光”和“DC调光”两种控制屏幕亮度的技术方案。其中,PWM调光通过固定周期“亮灭亮灭”交替闪烁屏幕来控制亮度,调光准确,画质控制较好。闪烁的屏幕可能会影响视力,并且很容易引起偏头痛。 DC调光是通过增加或减少手机屏幕输出来改变亮度,虽然存在低亮度下出现颜色不均匀的缺点,但屏幕不闪烁,不伤眼。
很多人认为PWM调光只是OLED屏幕智能手机的专利。事实上,大多数笔记本屏幕也采用这种调光方式。但后者的PWM调光的频率比较高,与低频不同。虽然PWM在手机中常用,但调光并不是很起眼。
您可以打开手机上的相机APP并将其调整为专业模式,将快门速度提高到1/250秒或更高,取景以适合您的笔记本电脑屏幕,并不断调整笔记本电脑屏幕的亮度。如果取景器中的图像出现明显的闪烁,则表示您的笔记本电脑屏幕在当前亮度下使用低频PWM 调光。
这款笔记本电脑采用PWM 调光,亮度范围为0 至99%,亮度越低或快门速度越快,亮度越明显。
有些笔记本屏幕控制策略使用0 到50% 亮度之间的PWM 调光,而有些笔记本则使用0 到99% 亮度之间的PWM 调光。在这种情况下,显然前者更为周到。如果亮度在50%以上,不存在屏幕闪烁伤眼的问题。
当您将亮度提高到100%时,屏幕闪烁消失,表明DC调光已经设置。
为了解决PWM 调光对眼睛造成伤害的问题,有些笔记本电脑甚至引入了全局DC 调光的卖点,但如果你要整天和笔记本电脑屏幕打交道,你可能会想使用这个功能。优先考虑带有的型号是正确的。全局直流调光。当然,未来我们也希望看到笔记本可以随时切换DC和PWM调光,让用户各得其所。
色彩更全,需要更高的色域
色域是指屏幕上可以显示的颜色的宽度和丰富度。色域越高,图像就越鲜艳和丰富,绿色会更绿,蓝色会更蓝。笔记本领域常见的色域标准主要有基于美国标准电视的NTSC、基于计算机操作系统的sRGB、基于电影电视的DCI-P3和AdobeRGB,并且这四种标准具有重叠的色域范围和专门的方向性。不同的。
其中,NTSC 72% 和sRGB 100% 被认为是相当的,满足上述高色域标准的笔记本电脑屏幕对于休闲用户和游戏玩家来说已经足够了。 100% AdobeRGB 可以完全覆盖打印机使用的CMYK 色域,使这一高色域标准适合涉及照片打印、喷墨打印和海报设计的用户。如果您正在进行视频编辑,您应该寻找100% DCI-P3 色域。这使您可以渲染具有更大色彩影响的电影。
那么,笔记本电脑屏幕拥有高色域就够了吗?答案显然是否定的。仅仅因为您的屏幕可以显示更多颜色并不意味着您当前看到的颜色是准确的。
通过色彩准确度和色彩调整所见即所得
除了少数笔记本电脑配备有机EL屏幕外,大多数产品屏幕都是LCD面板+LED背光源。 LED 背光本质上具有蓝色色调,因此屏幕在显示蓝色或青色时通常颜色准确度较差。显示器或笔记本制造商或用户自己必须花费更多的精力在色彩调整上,以无限地调整屏幕上显示的颜色。随着颜色接近标准颜色,表示为“颜色准确度”的E值减小。
您可能认为屏幕上当前显示的颜色是“正确的”,但该颜色与行业标准正确表示之间存在一定程度的误差(即色差)。可能存在。这种色彩准确度的差异表示为“E”。
考虑到99%的消费者没有能力自行购买专业校色设备或操作相关校色软件,因此涉及图形图像设计的用户必须选择经过校色和校色认证的(笔记本)屏幕。由专业人士校对只是第一步。目前,显示器领域最知名的色彩校正认证是来自PANTONE,经过PANTONE认证的屏幕显示尽可能接近印刷色彩,真正意义上的“所见即所得”。
由于位置高且深度大,过渡更加自然。
除了色域和色彩准确度之外,还有一个参数叫做“位深度”(bits),它影响实际的屏幕显示效果,决定色彩层次。位数越多,级别越高。颜色变化会更加均匀、平滑。
目前,笔记本电脑屏幕主要是6位深度面板,可以显示26万种颜色。一些中端和高端型号将配备8 位深度面板,可显示1670 万种颜色。请注意,6 位面板可以通过颜色抖动技术模拟8 位面板的位深度,但效果不会像原生8 位面板那么好。 10 位深面板在专业显示领域变得越来越流行。
一般来说,原生8位面板应该具有较高的高色域(并且更容易通过色彩校准认证),但高色域屏幕可以搭配相对低端的6位面板。当前笔记本屏幕面板位深度参数可以在设置系统显示高级显示设置中找到。
高刷新低响应,游戏更加流畅
对于热爱玩游戏的用户来说,一款武装“电竞屏”——必不可少。这是一款配备120 Hz、144 Hz 或240 Hz 刷新率屏幕的游戏笔记本电脑。更高的刷新率可以减少游戏过程中的屏幕模糊和撕裂,也可以帮助屏幕在内容快速变化的其他应用场景(例如浏览微博)中显得更加一致和流畅。如果你用过高刷新率屏幕的智能手机,你就会知道“用过一次就再也回不去”的感觉。
请注意,对于相同的分辨率,刷新率较高的屏幕需要更多的电压(更多的功耗)才能使LCD 扭曲得更快,从而减少响应时间。轻薄笔记本电脑之所以不配备游戏屏幕,是因为无法承受高刷新率带来的功耗增加,而且硬件本身的性能也有限制,没有速率要求。
细心的用户可能已经注意到,很多高刷新率电竞显示器都支持Nvidia的G-Sync垂直同步技术,为什么游戏笔记本电脑这么少呢?原因很简单:如果一台显示器想要支持垂直同步技术,就必须安装额外的G-Sync芯片,并向Nvidia支付约25美元的许可费,这对笔记本来说是额外的负担。
笔记本电脑必须满足三个条件才能支持G-Sync技术。首先,产品必须屏蔽核心显示,采用独立显示、直屏连接的设计,其次,必须配备高刷新率屏幕面板,最后,屏幕本身必须支持可变刷新率。即使没有G-Sync芯片,也可以通过eDP来实现,但协议软件模拟在体验上不如显示侧硬件G-Sync。
除了屏幕支持更高的刷新率外,响应时间(默认为灰度响应时间)也尽可能短,以提高游戏体验。目前,大多数笔记本电脑屏幕都是IPS面板,响应时间一般在7ms到30ms之间,响应时间越长,延迟就越长。延迟与帧数无关,它只影响图像显示的速度或速度,而不影响图像本身的质量。根据我的经验,延迟越长,操作越不流畅,响应也越慢,但这并不是实际的延迟。
不幸的是,大多数笔记本电脑都没有列出屏幕响应时间参数,但除非您是专业游戏玩家,否则您通常不会注意到由于屏幕响应时间长而导致的任何延迟。另外,仅仅因为它是游戏屏幕并不意味着它的质量很高;现在有120Hz或144Hz刷新率的面板,支持6bit或45% NTSC等低色域,但它们提供更流畅的游戏和更高的显示质量如果您正在寻找,请参考上一篇文章中提到的色域。还应考虑颜色精度和位深度。
有很多参数会影响笔记本电脑屏幕的显示质量。比如亮度(小于300nit,户外看不见)、可视角度(IPS比TN好)、对比度(1000:1是阈值,对比度越高,HDR和杜比视界认证越好。)、gamma值(颜色)太高显得偏白,太低则显得偏暗)、色温(颜色的暖色或冷色)、漏光(IPS屏幕背光均匀度),表现一般,漏光较明显在TN 屏幕上)。
如何测试屏幕
要测试实际屏幕的显示效果,需要一个叫校色器的设备,价格从几百元到几万元不等。对于一般用户来说,可以通过在线屏幕测试网站进行纯色、漏光测试、干扰测试、对焦、呼吸效果、对比度、色阶、饱和度等屏幕“物理检查”。这种方法需要肉眼观察。观察屏幕内容的变化不如硬件监控那么准确,但足以判断屏幕的基本质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