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机箱散热更完美!三大类型风道解析!,机箱内风道设计
chanong
|本内容来自@什么值得买APP,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 作者:燃燃爵
创意陈述:为什么不清楚红队和蓝队两种颜色是否不同?但是当我添加主题时我看到了,很自然地要求AMD,YES!
购买理由:618左右,自己搭建了一个steam控制台,还发了安装详情。我使用了3400G 原装Phantom Shrink 铝挤压散热器。事实上,散热规模还不错,勉强能装进乔思博C2机箱。 3400G,但是噪音过大和温墙频率下降还是很让人头疼。我购买了T520低压散热装置,只是为了验证我对风道的猜测。素有“高性价比”美誉的酷妈京东旗舰店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对机箱风道进行了一些实验,以改善温度和噪音情况。
在本文中,我们将简要拆开T520的包装,并引导您完成根据风道设计调整散热器的步骤。最终测试内容如下:
一、酷冷至尊T520开箱(一)140多元,性价比之选(仅限下推式范围内) 首先说一下,这款散热器是下推式散热器(高度65mm以下);价格/性能比良好。使用10% 优惠券赚取了超过140 美元。我没能赶上庆祝活动,所以这可能是每日价格。去小黄药买可能会便宜一些。
如果您的机箱不需要使用下推式散热器,那么这是完全划算的。塔式冷却有很多选择,但同样的价格你可以购买散热最好的利民AS120plus。
通过此链接购买,以便于在京东分销。散热器只要完好无损且紧固件齐全,一般就不是假货。
(2)开箱与包装包装非常紧凑,比通常的4热管塔式散热器包装还要小。包装上介绍的这款型号的官方名称是“M5”,它有5 根热管和一个红色LED,并且和之前介绍的V8gts 一样,它也配备了风扇,而且是密封的外壳。模型不担心光污染。
对于不同尺寸,参数比较全面,需要观察的主要参数有:
根据机箱高度限制选择散热器高度,这对小型M-ATX、ITX机箱影响较大。
风扇的厚度和尺寸可能是一些有安静需求和额外压缩散热器高度的用户(即想要更换低剖面风扇或猫风扇的用户)所关心的问题。
翅片的高度和尺寸如左下图右下角所示。有些散热器完全没有标记。这部分主要涉及内存模块、散热器、PCIe插槽等的兼容性,对于AMD用户尤其重要。 (因为你只有两个方向可供选择,不像英特尔有四个方向)注意并确保它与你现有的配件(主板大散热器、内存马甲、显卡背板)需要的相符。兼容性问题。
开箱即用的所有配件都非常简单。风扇直接固定在散热器上。还有一些小配件和背板。我仍然认为背板是一个更重要的选择(以及为什么我没有这样做;选择axp90 来防止此类问题)。Masu。
(3)热标尺为背板放大图,面向直接安装各种AMD am3、am4主板,翻转后兼容Intel。
热管接触到的基膜非常新,可以看到铝翅片也电镀得很亮。
带风扇的重量为380g,不带风扇的重量为300g左右,对于下压式散热器来说已经不轻了,而且相当于12cm风扇的散热规模也不小。
无论从哪个角度看,都可以看到鳍非常规则,所以如果有兴趣的话,可以尝试数一下鳍的数量。
散热器的风扇安装部分有高度为2毫米至3毫米的螺丝孔,但螺丝的长度有限制,所以如果您自己更换风扇,需要注意孔位和位置。风扇厚度。有。
当贴膜揭掉后,热管直接接触的底座依然保持平整,虽然热管与底座之间存在细微的高度差,但硅脂影响不大。
(4) 3400g 安装需要上面列出的所有其他附件。其中包括一个am4 卡扣、一些固定螺钉和螺母、一小管Mastergel Pro(我认为这是很好的硅脂)和Bikou Mom 的经典金色导热硅胶。脂肪级的大概40块一瓶,不过这次我不会用了。
不同主板的安装方法有所不同,如果您不熟悉,建议您阅读说明书。
2、3400G原装幻影尖顶散热器的散热效果(1)原装散热器的安装空间:正如上一篇文章介绍的,这款C2机箱可以使用ATX电源,但散热效果会是一个问题。 CPU空间很小,而且没有风扇。左上照片中的电源完全挡住了左下照片中的空间。
如果你看右上方的图片,你会发现电源的风扇通常会吸入空气。这意味着空气从机箱内部的电源吸入并通过机箱排气口排出。因此,使用电源风扇会导致其抢风,如下图左下压力式散热器。
AMD原厂的散热器是挤压铝散热器(相比之前的Spire铜芯有所缩小),但重量为433g,铝翅片的散热规模其实还是相当不错的。纯铝散热器的密度比铜管小,风扇也很小,所以可以看到这款缩小版的幻影尖塔的散热尺度(铝尺度)其实并不逊色于T520。
(2)灵魂画师原版风道图请点击这里。
C2原低压风机安装风道示意图
如果结合上一篇文章的措辞和机箱内部的一些布局,就可以了解这个风道的情况,如上图所示。
底部安装有12cm进气风扇,补充机箱内部的冷却空气。
但是,如果您安装普通散热器或任何其他传统的下压散热器,散热器中的空气将被吹向主板,这意味着热空气将被吹入机箱中。
通常情况下,电源的风扇吸入空气并通过背面的通风口排出热量,因此当它与朝下的散热器竞争空气时,它只会吸收一部分从电源进入的冷空气。通过底部放电,然后通过电源。
CPU散热器发出的热量被吹入机箱,但由于蒸汽罐设计以及顶部或背面没有排气扇,产生的热空气无法有效排出。
(3)密封机箱烘烤效果3400G是启用了PBO的技嘉主板,功率略高于网上标准,但AMD的自动降频机制可以保护CPU不会过热而出现故障。
室内温度在25-26度左右,主板待机温度比较稳定在34度左右。 Aida64上单烤fpu 15分钟后CPU温度、主板温度、风扇转速、功耗等。
可以看到,前3分钟,频率有所下降,但功耗没有变化。第4分钟,电压和频率同时下降(温度也在下降)。基本上4分钟后,温度就会因为电压下降而下降,但很明显主频可以维持在3850-3875左右。
上图中的风道可以防止散热器的热量被吹到主板和机箱上,但最明显的是主板温度从34度大幅上升到39度。每次。
(4)原厂散热器的噪音另一个缺点是原厂散热器的噪音。虽然分贝级不是很高,但除了风噪外,螺旋桨启动的感觉也相当明显。
基本上,如果距离烘焙机60厘米,噪音不会太大,但还是相当明显的。
3. 更换T520,正常安装,打开机箱进行测试。这里的机箱是打开的。这意味着没有内置电源(即散热器上方的空间没有被压缩)。侧板未覆盖。
(1)更换散热器更换酷妈妈散热器非常简单,只要把主板上原来的卡扣支架拆下来,别忘了涂硅脂(我还是用tf7用刮刀涂腻子)我用的是)。
用双面胶将相应的am4 卡扣固定在底座上,并将其他一些橡胶垫圈固定在相应的孔上。
只需将与卡扣相对应的螺丝插入孔中,将其与后面板对齐,使用随附的6 面适配器拧紧螺母,无需任何外力,奇迹就会发生。
(2) 烘烤机的情况为开放式正常安装的效果。对了,这是酷母t520灯效照片。红光非常柔和。从上面的机箱位置可以看到,即使打开,热量也会在主板附近积聚。目前测试时主板背板有加垫,以保证散热。
同样,前3分钟频率略有下降,4分钟后电压和频率下降,CPU功耗也呈梯度下降。
这种开放环境下的散热效果与原来封闭环境下的散热效果相当,只是第一分钟CPU温度上升稍慢,但耐力比原来环境低了1度。主板会增加。比幻影明显高出10度。
分析一下原因。
铜管的直接接触导热性能比铝挤压底座好,因此可以快速吸收CPU的初始温度,CPU温度会缓慢上升。
铝鳍片的散热规模两者非常接近,从品质上来说Ghost可能会更好,但从面积上来说很可能比T520更大。由于传导已经到了瓶颈,所以两者的散热效果相差不大,耐力温度也相差无几。
开放式顶部没有电源风扇抽风,因此如果仅依靠室内对流,T520发出的热量会积聚在机箱内主板附近,导致主板温度明显升高。
为什么不对原来的散热器进行开放测试?我忘了,所以更换新的散热器后,如果我同时测试密封箱,我也可以看到散热器的差异,所以我不必再次更换。
4. T520封闭式机箱烤箱测试在之前的测试基础上进行,更换ATX电源并关闭侧盖。风道图与原图相同,风扇为正向安装。
(1)封闭机箱FPU烤机测试,前3分钟频率下降基本一致,但从第4分钟开始CPU电压开始明显下降,导致频率下降更多。
在温度方面,它的表现比同样安装的原装散热器要差很多,在相同核心电压和功耗的情况下,CPU温度高出约8度,主板温度高出约2度。
基本上,当风扇全速运转时,在如此闷热的情况下(风道设计不当),t520的散热效果不如原装Phantom。风扇转速也较慢,因此Phantom可能会更小,但在散热方面有优势。
不过由于供电部分有排风扇,所以主板的温度不会像打开时那么高。
我还注意到,即使FPU 停止一分钟后,CPU 核心温度也仅降至60 度。
可以看到靠近主板的机箱顶部、主板背面的机箱盖、主板的IO挡板,哪怕只是触摸,都非常烫手。机箱正面很热,电源插座很冷。
(2)t520机箱内部的噪音情况用iPhone测试的噪音情况(我认为可能不准确)与原来基本一致,但实际只有稳定的风噪,3000的螺旋桨噪音没有。事实上,在使用这款t520时,感觉几乎与内部的正常噪音融为一体,不会影响您的工作或娱乐。
5、反装T520风扇并打开机箱进行测试(1)反装风扇及注意事项风扇进风口没有被机架挡住,请注意不要刮伤风扇叶片。我尝试了一下,发现如果把风扇装反了,鳍片就会粘在散热鳍片上。
因此,您需要一个如上左图所示的硅胶垫。这个之前在各种配件文章里有介绍过,而且价格很低,硅胶材质的1米6-7元。它很好地完成了它的工作,提供缓冲和绝缘。
为了安全起见,我选择了厚度为2mm的黑色硅胶垫(1mm不是必须的),放置在右上照片的四个角上,并以相反的方向安装风扇。右下照片不是很清晰,但可以清楚地看到风扇与散热器本体明显隔离,风扇叶片或翅片上没有任何划痕。
此时,也先外接电源进行测试,以下是烘焙机的FPU结果:
(2) 打开机箱并运行FPU 测试。
与普通的开放式机箱散热器相比,除了最初快速发热外,其他温度、频率、功耗的变化与普通散热器没有太大区别。唯一明显的区别是主板温度。增加了3度,比增加的效果好,开启压力10度。
您可以清楚地感觉到应该安装电源的烤箱的热量。
烤箱发热距离散热器约20cm,可以明显感觉到热风吹出。
6. T520 反装风扇,密封箱测试(1) 反装风扇风道图风扇反装后风道图
此时风道的情况如上面灵魂画师所描述的,将散热器风扇反转后,虽然吸风效率不如鼓风机,但可以从散热器的铝翅片中吸出部分热量.传输到附近的电源(距离约15 毫米)。
电源风扇从散热器沿同一方向吸入热空气,带走机箱背面电源“屁股”上的热量。
这时就形成了一个从冷风到热风的风道,但当然缺点就是电源总是要经过CPU的热量。
(2) 在机箱关闭、风扇反向安装的机器上进行FPU 测试。事实上,一旦风管就位,奇迹就会发生。
首先,前3分钟频率几乎没有下降,但不知道是什么机制,但从第4分钟开始核心电压仍然开始下降。同步主频也下降到3900,但CPU温度保持稳定在79度左右。主板温度完全没有变化(这意味着热空气对机箱内的主板没有影响)。
另一方面,反向安装的风扇让散热更加高效,与普通风扇相比差距有14度左右,更棒的是主频相对稳定,不会影响主板。这取决于CPU的温度。
这个风道散热效率高的另一个解释是,FPU停止30秒后,CPU核心温度下降到46度,与待机状态基本一致。
从这张照片来看,除了电源插座有明显的热风外,机箱其他部分包括主板挡板都是冷的,这与官方的散热器风扇温度体验几乎相反。
不用太担心因热风而断电,但热风的温度比散热器低,所以基本上50度以上的风不会对部件造成影响。电源内部。
(3)噪音情况噪音方面,即使是烘焙机,60cm距离处的平均分贝也比较小,底盘上的噪音比原来噪音低了44分贝。风扇转速仅为900转/分,明显低于1200转/分。
总结(1)首先,关于散热器,导热材料:幻影尖塔采用挤压铝底座,导热系数比铜稍低,而T520有五根相互直接接触的热管,热量导电率略低于铜,导电性能优异。
散热规模:幻影尖塔原装散热器总重量为430g,明显高于T520的380g(去掉风扇后应该会更高),散热规模有利。
风扇转速:Phantom的风扇大约是8厘米或9厘米,但转速可以达到3000转,而T520只能达到1700转。从速度和气流来看,Phantom 更好。
噪音:全速时分贝水平基本相同,但T520 更宽容,而Wraith 确实令人恼火。
从整体散热水平来看,即使是号称150元以内性价比不错的酷妈T520,散热效果也接近AMD的幻影尖塔(稍逊一筹),所以在噪音情况下还是可以承受的。可能吧。不过原装散热器确实不错。
(2)关于Stuffy Box箱体的风道:在小型Stuffy Box箱体中,考虑到噪音和蓄热问题,适当调整风扇的形状和气流方向。由于它是一个形成冷空气接近、热空气流出的风道的系统,因此认为散热效果比简单地将散热器更换为更高性能的散热器(下压式散热器的性能)要高。是一样的)。我很担心这一点,朋友们也可以多想想如何开始modding。
当然,我也思考了两个需要注意的问题。
如果机箱风扇调节进风口,请务必加防尘网。
调整风扇方向时,请注意,在做“吸风”设计时,需要用橡胶垫支撑风扇,以免刮伤风扇叶片。
结论本文以对底盘的一些小改动以及结合理论的一些测试作为结束。
另外,如果你的朋友看到这篇文章通过点赞或三重链接来支持你,这将鼓励我写各种文章,所以如果你能这样做,我将不胜感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