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钢材 > 中厚板 > 产业动态

【口岸观察】跨境贸易新业态——跨境易货贸易

2024-06-07 08:14:28 来源:网络 作者: luoboai
分享到
关注德勤钢铁网在线:
  • 扫描二维码

    关注√

    德勤钢铁网微信

在线咨询:
  • 扫描或点击关注德勤钢铁网在线客服

近日,云南省政府印发的《中国·昆明国际陆港建设实施方案》明确提出,探索发展离岸贸易、转口贸易和新型易货贸易。在日趋复杂的国际经贸环境下,将新型易货贸易模式推广至国家之间的跨境易货贸易无疑是开辟国际贸易新渠道、探索国际产能合作、促进外贸发展的重要创新举措。

一、什么是新型易货贸易?

1.易货贸易是指支付结算采用以货换货的方式,即商品经过计价后进行交换,以补充现汇不足的贸易。政府间的易货贸易也称协议贸易,需要签定贸易协定与支付协定。民间的易货贸易包括补偿贸易,也可以部分现汇与部分易货相结合。

2.新型易货贸易是一种贸易新业态,借助区块链、数字化等现代信息技术手段,通过以物易物平台,对生产、分配、流通、消费各环节资源进行有效整合,供需双方之间进行等值货物或服务的直接交换,促进产、供、销资源匹配,有效促进经济循环,是我国现有贸易形式的有利补充。

3.新型易货贸易具备以下特点:

??易货国家方面:主要面向开展易货贸易意愿强烈的“一带一路”沿线国家。

??易货企业方面:遵纪守法、诚信经营的国际贸易企业均可在核准经营范围内开展易货贸易。

??易货通关方式方面:一般货物,以易货贸易(0130)方式报关,海关按照一般贸易方式监管。

??易货关税方面:易货货物按一般贸易货物照章征税,减免税应办理减免税审批手续。

??易货标的方面:不限于货物贸易,还可以服务贸易形式开展易货贸易。

??业务场景方面:创新探索“跨境直接易货”“易货+保税”“易货+海外仓”“易货+离岸”“易货+跨境电商”以及“易货+海外工程”等新型易货贸易场景模式,并不断根据业务实践开展创新试错。

??计价货币方面:积极响应人民币“走出去”战略,逐步采用人民币计价,为跨境人民币结算探索路径。

??交易方式方面:以数字化贸易为手段,公共信息平台为载体,依托互联网、区块链等现代信息技术搭建的新型易货贸易服务平台,平等参与“一对多”“多对多”的易货贸易。

二、跨境易货贸易的优势

一是有助于解决传统国际贸易发展难题,实现跨境贸易顺畅进行。在新型易货贸易中,交易双方直接进行商品或服务的交换,不涉及货币结算和支付,避免受限于贸易壁垒、汇率波动。二是有利于维护国家外汇金融安全。新型易货贸易双方签订易货合同,通过货物的进口与出口完成交易,贸易全程不动用资金,不收付外汇。有效维护我国正常的贸易秩序和外汇金融安全。三是有利于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新型易货贸易在国内,有利于盘活企业库存,减少不良资产,解决企业资金短缺、订单少、出口难等困境;在国外,是开辟新市场、新客户,拓展发展空间,整合国外资源的有力手段;是充分调动“两个市场”,整合“两种资源”,联通国内国际的重要载体和纽带,为加快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实现高质量发展提供发展动力。四是有利于加快我国贸易强国建设。新型易货贸易能降低销售、采购、换汇、结算等环节交易成本,提升我国对外贸易国际竞争力;新型易货贸易主要面向新兴市场国家,以大宗商品、农产品为主要易货标的,减少我国在大宗商品、农产品进口方面的外汇支出;实施人民币计价,有利于推进人民币跨境结算进程,助力我国掌握贸易源头,争取国际贸易定价权,参与国际贸易规则制定,加快贸易强国建设。

三、我国跨境易货贸易发展情况

目前,我国跨境易货贸易主要面向国家以伊朗、非洲、东南亚等为主,出口商品主要是汽车整车及零配件、建筑材料、离心机、电路开关、医疗外科仪器器具、轮胎、家用电器、IT产品、生活用品等,进口商品主要是大宗商品、农产品、示波器、频道分析仪、检测仪器、锰矿及其精矿、云母等。2022年全国易货贸易进出口额达到23.16亿元,同比增长30%;其中,海南23.05亿元,占全国总额的99.5%,同比增长80%;山东415.8万元,位居第二,同比增长220%;湖南323.4万元,名列第三,同比增长45.3%。跨境易货贸易的高速增长趋势,反映了该领域所存在的巨大需求。各地也积极推进了跨境易货贸易的开展,取得一定成效。

(一)依托中欧班列,建设跨境易货贸易试点

浙江自贸试验区金义片区通过创新中欧班列义乌、金东双平台运营模式,将其贸易影响力辐射至欧亚大陆50多个国家、160多个城市;通过建设“一带一路”物流枢纽,并结合新型跨境易货贸易试点工作,率先建立海关报关、数据统计等闭环管理规则。

(二)探索跨境易货贸易全流程机制

青岛探索了跨境易货贸易全流程机制,以“0130易货贸易”监管方式申报镀锌卷出口报关,实现出口闭环、易货贸易全流程业务落地,打通跨境易货贸易各个环节,拓展跨境贸易流通新渠道。

(三)构建易货贸易产业链通道

湖南自由贸易试验区长沙片区依托中非经贸博览会落户长沙的优势,构建起我国内陆地区与非洲大陆的易货贸易平台。长沙通过建设湘粤非铁海联运通道、完善长沙至非洲客货运航线网络、建设国际智慧物流信息平台、建立中非跨境人民币中心,从而逐步打通湖南与非洲之间的“投资生产―融资进口―保税加工―全球销售―易货贸易”产业链。

四、云南发展跨境易货贸易建议

云南作为中国连接东南亚国家的重要门户,具有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和资源优势,发展跨境易货贸易具有巨大的潜力。中国和泰国在2008年由国家商务部、云南省政府提议和推动下双方签订了一项《中泰蔬菜换成品油易货贸易总的框架协议》的贸易协议,但是由于运输时间长、通关手续繁琐、成本高,使得原有的贸易计划难以推行。目前,云南进出口贸易业务主要包含1039市场采购、1210保税跨境贸易电子商务、5034区内物流货物、9610跨境电子商务、9710跨境电商B2B直接出口、9810跨境电商出口海外仓业务等。为了顺应新形势下的内外贸易环境变化,发挥云南区位优势,探索新型易货贸易方式。

一是依托RCEP协定,推动农产品和大宗商品跨境易货贸易发展。利用RCEP降低的关税和非关税壁垒,扩大中部地区农产品的出口规模和市场份额,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和竞争力。二是探索跨境易货贸易试点。依托中老铁路,在中老铁路节点上建设面向东南亚跨境易货贸易试点,探索跨境易货贸易海关报关、数据统计等闭环管理规则。三是建设跨境易货贸易交易服务平台。加大与周边国家沟通合作,建立跨境易货贸易交易服务平台,降低企业报关通关时间,打通跨境易货贸易全流程数字化监管,提升海关监管效率。四是依托云南边(跨)经济合作区进行货物集散。完善边合区内跨境易货贸易企业的产业链和供应链,推动在边合区内投资建厂,降低生产成本,实现货源与口岸直接对接,提高物流效率。利用边合区招商引资优惠政策,吸引跨境易货贸易中间商企业在边合区进行货物集散。

责任编辑:德勤钢铁网 标签:

热门搜索

相关文章

广告
德勤钢铁网 |产业动态

【口岸观察】跨境贸易新业态——跨境易货贸易

luoboai

|
近日,云南省政府印发的《中国·昆明国际陆港建设实施方案》明确提出,探索发展离岸贸易、转口贸易和新型易货贸易。在日趋复杂的国际经贸环境下,将新型易货贸易模式推广至国家之间的跨境易货贸易无疑是开辟国际贸易新渠道、探索国际产能合作、促进外贸发展的重要创新举措。

一、什么是新型易货贸易?

1.易货贸易是指支付结算采用以货换货的方式,即商品经过计价后进行交换,以补充现汇不足的贸易。政府间的易货贸易也称协议贸易,需要签定贸易协定与支付协定。民间的易货贸易包括补偿贸易,也可以部分现汇与部分易货相结合。

2.新型易货贸易是一种贸易新业态,借助区块链、数字化等现代信息技术手段,通过以物易物平台,对生产、分配、流通、消费各环节资源进行有效整合,供需双方之间进行等值货物或服务的直接交换,促进产、供、销资源匹配,有效促进经济循环,是我国现有贸易形式的有利补充。

3.新型易货贸易具备以下特点:

??易货国家方面:主要面向开展易货贸易意愿强烈的“一带一路”沿线国家。

??易货企业方面:遵纪守法、诚信经营的国际贸易企业均可在核准经营范围内开展易货贸易。

??易货通关方式方面:一般货物,以易货贸易(0130)方式报关,海关按照一般贸易方式监管。

??易货关税方面:易货货物按一般贸易货物照章征税,减免税应办理减免税审批手续。

??易货标的方面:不限于货物贸易,还可以服务贸易形式开展易货贸易。

??业务场景方面:创新探索“跨境直接易货”“易货+保税”“易货+海外仓”“易货+离岸”“易货+跨境电商”以及“易货+海外工程”等新型易货贸易场景模式,并不断根据业务实践开展创新试错。

??计价货币方面:积极响应人民币“走出去”战略,逐步采用人民币计价,为跨境人民币结算探索路径。

??交易方式方面:以数字化贸易为手段,公共信息平台为载体,依托互联网、区块链等现代信息技术搭建的新型易货贸易服务平台,平等参与“一对多”“多对多”的易货贸易。

二、跨境易货贸易的优势

一是有助于解决传统国际贸易发展难题,实现跨境贸易顺畅进行。在新型易货贸易中,交易双方直接进行商品或服务的交换,不涉及货币结算和支付,避免受限于贸易壁垒、汇率波动。二是有利于维护国家外汇金融安全。新型易货贸易双方签订易货合同,通过货物的进口与出口完成交易,贸易全程不动用资金,不收付外汇。有效维护我国正常的贸易秩序和外汇金融安全。三是有利于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新型易货贸易在国内,有利于盘活企业库存,减少不良资产,解决企业资金短缺、订单少、出口难等困境;在国外,是开辟新市场、新客户,拓展发展空间,整合国外资源的有力手段;是充分调动“两个市场”,整合“两种资源”,联通国内国际的重要载体和纽带,为加快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实现高质量发展提供发展动力。四是有利于加快我国贸易强国建设。新型易货贸易能降低销售、采购、换汇、结算等环节交易成本,提升我国对外贸易国际竞争力;新型易货贸易主要面向新兴市场国家,以大宗商品、农产品为主要易货标的,减少我国在大宗商品、农产品进口方面的外汇支出;实施人民币计价,有利于推进人民币跨境结算进程,助力我国掌握贸易源头,争取国际贸易定价权,参与国际贸易规则制定,加快贸易强国建设。

三、我国跨境易货贸易发展情况

目前,我国跨境易货贸易主要面向国家以伊朗、非洲、东南亚等为主,出口商品主要是汽车整车及零配件、建筑材料、离心机、电路开关、医疗外科仪器器具、轮胎、家用电器、IT产品、生活用品等,进口商品主要是大宗商品、农产品、示波器、频道分析仪、检测仪器、锰矿及其精矿、云母等。2022年全国易货贸易进出口额达到23.16亿元,同比增长30%;其中,海南23.05亿元,占全国总额的99.5%,同比增长80%;山东415.8万元,位居第二,同比增长220%;湖南323.4万元,名列第三,同比增长45.3%。跨境易货贸易的高速增长趋势,反映了该领域所存在的巨大需求。各地也积极推进了跨境易货贸易的开展,取得一定成效。

(一)依托中欧班列,建设跨境易货贸易试点

浙江自贸试验区金义片区通过创新中欧班列义乌、金东双平台运营模式,将其贸易影响力辐射至欧亚大陆50多个国家、160多个城市;通过建设“一带一路”物流枢纽,并结合新型跨境易货贸易试点工作,率先建立海关报关、数据统计等闭环管理规则。

(二)探索跨境易货贸易全流程机制

青岛探索了跨境易货贸易全流程机制,以“0130易货贸易”监管方式申报镀锌卷出口报关,实现出口闭环、易货贸易全流程业务落地,打通跨境易货贸易各个环节,拓展跨境贸易流通新渠道。

(三)构建易货贸易产业链通道

湖南自由贸易试验区长沙片区依托中非经贸博览会落户长沙的优势,构建起我国内陆地区与非洲大陆的易货贸易平台。长沙通过建设湘粤非铁海联运通道、完善长沙至非洲客货运航线网络、建设国际智慧物流信息平台、建立中非跨境人民币中心,从而逐步打通湖南与非洲之间的“投资生产―融资进口―保税加工―全球销售―易货贸易”产业链。

四、云南发展跨境易货贸易建议

云南作为中国连接东南亚国家的重要门户,具有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和资源优势,发展跨境易货贸易具有巨大的潜力。中国和泰国在2008年由国家商务部、云南省政府提议和推动下双方签订了一项《中泰蔬菜换成品油易货贸易总的框架协议》的贸易协议,但是由于运输时间长、通关手续繁琐、成本高,使得原有的贸易计划难以推行。目前,云南进出口贸易业务主要包含1039市场采购、1210保税跨境贸易电子商务、5034区内物流货物、9610跨境电子商务、9710跨境电商B2B直接出口、9810跨境电商出口海外仓业务等。为了顺应新形势下的内外贸易环境变化,发挥云南区位优势,探索新型易货贸易方式。

一是依托RCEP协定,推动农产品和大宗商品跨境易货贸易发展。利用RCEP降低的关税和非关税壁垒,扩大中部地区农产品的出口规模和市场份额,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和竞争力。二是探索跨境易货贸易试点。依托中老铁路,在中老铁路节点上建设面向东南亚跨境易货贸易试点,探索跨境易货贸易海关报关、数据统计等闭环管理规则。三是建设跨境易货贸易交易服务平台。加大与周边国家沟通合作,建立跨境易货贸易交易服务平台,降低企业报关通关时间,打通跨境易货贸易全流程数字化监管,提升海关监管效率。四是依托云南边(跨)经济合作区进行货物集散。完善边合区内跨境易货贸易企业的产业链和供应链,推动在边合区内投资建厂,降低生产成本,实现货源与口岸直接对接,提高物流效率。利用边合区招商引资优惠政策,吸引跨境易货贸易中间商企业在边合区进行货物集散。


产业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