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伏工程(如何在分布式光伏发电系统间实现互联互通?)
wujiai
|如何在分布式光伏发电系统间实现互联互通?
一般来说
光伏发电作为一种清洁的可再生能源,近年来得到了我国政府的大力支持。分布式光伏发电系统已经成为光伏发电的重要部署形式。然而,分布式光伏发电系统在运行过程中,由于其分布式发电的特点,各个系统之间存在信息孤岛问题,导致系统之间的互联互通困难。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本文将从信息传输、数据共享和协同管理三个方面,探讨如何在分布式光伏发电系统间实现互联互通。
信息传输1. 数据传输协议
为了实现分布式光伏发电系统间的互联互通,需要制定统一的数据传输协议。目前,我国制定的分布式光伏发电信息传输协议有《智能光伏发电系统技术规范》和《光伏发电系统并网运行技术规范》等。这些协议为分布式光伏发电系统提供了数据传输的标准,使得系统之间可以进行数据交互。
2. 数据传输方式分布式光伏发电系统间信息传输的方式有多种,包括无线传感器网络(WLAN)、物联网(IoT)、云计算等。这些方式为分布式光伏发电系统提供了便捷的数据传输途径。其中,WLAN技术具有传输距离短、传输速率稳定的特点,适用于长距离数据传输;IoT技术具有设备互联、实时监测的特点,适用于设备间数据传输;云计算技术具有数据处理能力强、数据存储空间大的特点,适用于大量数据传输。
数据共享1. 数据共享原则
分布式光伏发电系统间数据共享应遵循以下原则:公平、安全、高效、可持续发展。公平性表示各个系统在数据共享方面享有平等的权利;安全性表示数据在传输过程中应采取加密、备份等措施,确保数据安全;高效性表示数据共享应实现高效运行,提高系统间的数据传输速率;可持续发展表示数据共享应考虑到环境、社会等因素,实现可持续发展。
2. 数据共享方式为了实现分布式光伏发电系统间数据共享,可以采用以下方式:
(1)建立统一的数据共享平台
建立统一的数据共享平台,为分布式光伏发电系统提供数据共享的中央服务器。平台可以采用云计算技术实现,具有数据存储、数据处理、数据共享等功能。
(2)利用物联网技术利用物联网技术,实现分布式光伏发电系统与上级电网之间的数据传输与共享。通过部署智能电表、传感器等设备,收集并传输发电数据,再通过网络传输至上级电网。
协同管理1. 协同管理原则
分布式光伏发电系统间协同管理应遵循以下原则:统一管理、分权管理、协同管理、可持续发展。统一管理表示对分布式光伏发电系统实行统一的管理模式,实现信息孤岛的打破;分权管理表示将分布式光伏发电系统的管理权下放到各个系统,有利于提高系统的管理效率;协同管理表示各个系统之间应加强沟通与协作,实现数据共享和协同运行;可持续发展表示在协同管理过程中,要考虑到环境、社会等因素,实现可持续发展。
2. 协同管理方式为了实现分布式光伏发电系统间的协同管理,可以采用以下方式:
(1)建立统一的数据管理平台
建立统一的数据管理平台,收集、整理分布式光伏发电系统的数据,实现数据共享。平台可以采用云计算技术实现,具有数据存储、数据处理、数据共享等功能。
(2)建立分布式光伏发电系统之间的通信网络利用物联网技术,建立分布式光伏发电系统之间的通信网络。通过部署智能电表、传感器等设备,收集并传输发电数据,实现系统之间的数据共享。
(3)加强系统间的沟通与协作通过定期会商、交流信息等方式,加强分布式光伏发电系统间的沟通与协作。定期会商可以定期对分布式光伏发电系统的运行情况进行总结,分析存在的问题,并共同研究解决措施。交流信息可以定期或不定期地交换系统间的运行情况,分享经验和技巧,实现系统间的协同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