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强度不足怎么处理,混凝土强度不够会造成什么情况
chanong
|1 混凝土强度不足现象及原因分析
力量不足的原因:
混凝土强度不足会降低其抗渗性和耐久性,更重要的是影响结构的承载能力。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1、结构强度和刚度降低。
2、抗裂性差,出现多宽裂缝。
3、零件变形,变形较大影响正常使用。
力量不足的原因:
1、原材料质量差:
(1)水泥质量差:1.水泥实际活性低;2.水泥稳定性不足;2.
(2)骨料(砂、石)质量差:1.石料强度低,2.石料体积稳定性差,3.石料形状和表面状况差,4.有机杂质和粉尘含量高,砂中云母含量高。
(3)混合水水质不够。
(4)外加剂质量不合适,或掺合比不合适。
2、混凝土配合比不当:
混凝土的配合比是决定其强度的重要因素之一。水灰比直接影响混凝土的强度。此外,用水量、砂的比例、骨灰的比例也影响混凝土的各种性能。因体力不足而发生事故。
(1)用水量增加:比较常见的是搅拌机加水装置计量不准确,沙石水分没有扣除,甚至灌溉现场随意用水,甚至可以添加。
(2) 随意应用混合比例。
(3)辅料用量不准确。
(4)外加剂使用不当。
(5)砂石计量不准确、水泥用量不足。
3、施工工艺不当
(1)由于时间过短或过长导致混合不良或混合不均匀。
(2)浇注时水泥浆明显渗漏、混凝土不正确凝结和过早凝结、振捣不当。
(3)过早排水、干燥、冷冻等维护不当。
4、试块未按标准维护或按规定制造。
2、混凝土强度不足时的处理措施
2 直接加固法
直接加固方法通过各种方式增加结构阻力。最好在加固前将原结构卸载,加固后恢复工作荷载,但这对于原结构往往很难实现。工程项目中,国内外直接加固技术主要有:
2.1 扩截面加固法
扩截面加固法是增加结构或构筑物的横截面积,以提高其承载能力和刚度以承受正常使用的加固方法。可广泛用于混凝土、砖混等结构的梁、板、柱、墙等的加固,也可用于一般结构。
这种施工方法的优点:
传统加固方法,技术成熟,操作方便。
质量好,可靠性高。
零件阻力R和刚性显着提高,特别是立柱稳定性大幅提高。
(2)该方法的缺点:
如果忽视从整体结构的角度进行分析,只进行局部扩展的设计,则会在整体结构的其他部位形成薄弱层,从而造成重大破坏。
随着构件变大,其质量和刚度发生变化,结构的固有频率也发生变化,增加了在地震和风震频率处发生共振的可能性。
现场水作业工作量大,维护时间长,对生产和使用寿命造成一定影响。
对房屋原有结构的外观及使用空间有一定的影响。
2.2 钢筋承包施工方法
外部加固法是用钢材包围混凝土、石材等的加固方法(分为干法和湿法两种)。适用于构件截面尺寸无法增大,但承载力和刚度需要显着提高的加固。该方法主要适用于混凝土和砖混结构中的柱、梁、桁弦、腹板的加固。这种加固方法的优点是施工方便,现场工作量小,施工周期短,强度可靠,对建筑物的外观和缝隙影响小。缺点是:用钢量大,增强材料用量大。而且维护成本高。钢筋采用化学灌浆时,型钢表面温度不应超过60,若环境中含有腐蚀性介质,应采取可靠的防护措施,以提高耐久性。
2.3 改变结构力传递路径的加固方法
结构传力路线修改加固法是一种缩短结构计算跨度、改变传力路线、减少变形、提高支撑能力的加固方法,适用于大间隙跨度的结构加固。房屋的范围不受限制。
根据支撑的受力性能,分为刚性支点和弹性支点两种。
(1)附加支点法
刚性支撑法是通过沿轴向压缩支撑构件,将荷载直接传递到基础等承重构件上的加固方法。
(2)弹性支撑法
这是一种通过添加改变上部结构的弯曲和桁架作用的支撑结构来间接传递荷载的加固方法。
2.4 体外预应力加固方法
外部预应力加固是使用外部预应力拉杆或支撑来加固整个结构构件的方法。通过应用预应力拉杆(水平拉杆、底撑拉杆、复合拉杆)或支撑,影响和改变原有结构的内力分布,从而降低结构的原有应力水平,使问题更加突出。解决得很好。常用加固方法由于普遍存在的应力应变滞后现象的影响,新增的部件与原有结构配合得更好,显着提高了结构的支撑能力。预应力加固法主要用于大跨度支撑结构的加固,以及常规方法无法加固或加固效果不足的高应力、应变条件下的大型结构的加固。
2.5 粘钢加固法
钢筋粘接加固法是将钢板粘贴在混凝土构件外部以增加抗荷载能力并承受正常使用的加固方法。该方法适用于加固承受静力的常见弯曲、拉伸和压缩构件。优点是加固构件基本不损坏,能充分发挥其原有作用,加固后外观几乎不发生变化,不影响建筑物的功能,施工工艺简单。建设工期短。但这种方法耐用性较差,要求环境温度低于60,相对湿度低于70%,且无化学腐蚀影响。应采取。
2.6 附着纤维复合材料的增强方法
纤维复合材料是由基体材料(环氧树脂)和增强材料(纤维)组成的复合材料。此类复合材料不仅保持了原有材料的性能,而且组合后还可以表现出新的性能,并且可以根据使用的需要进行强化和设计,以达到最合理的性能。工程中常见的纤维复合材料有:玻璃纤维、碳纤维、芳纶纤维等。其中,碳纤维的拉伸强度和弹性模量最好,但虽然价格昂贵,但用碳纤维片材增强的零件即使在高温、高湿、化学腐蚀等条件下也能保持良好的工作性能。玻璃纤维的极限拉伸强度较低,其弹性模量一般为1.7104 MPa,与混凝土的弹性模量2.55104 MPa(C20)接近,因此如果满足条件则可作为玻璃纤维复合材料使用。可以确保牢固的结合。确保与混凝土变形的一致性。
纤维复合材料加固方法可广泛应用于梁、板、柱、墙的加固。操作简单、安装方便、加固效率高,是一种可扩展性强的加固方法。
3 间接加固法
间接加固方法可以通过多种方式减少影响,从而提高结构安全性。其主要方法是:
3.1 使用方法的变化
将重载地板转换为轻载地板。例如,将一般房屋的地板工作荷载由48kN/m2改为2kN/m2,工作荷载将减少到原来的0.50.25,结构安全性显着提高。
3.2 隔震方法
隔震技术是减少地震对建筑物影响、保证建筑物可靠性的技术。例如,在发生高烈度地震时,通过提高结构强度R来承受巨大的地震力变得困难。当上部结构与基础之间设置隔震层时,如果地震运动烈度超过规定值,上部结构与基础之间会发生滑移,地震运动可能无法传递到上部结构,也可能无法传递到上部结构。传输到上层建筑,可能没有。因此,有效减少了地震对上部结构的影响,保证了强震时建筑的可靠性。
还可以采用修改结构动力特性的方法来降低结构的动力响应,如修改结构刚度分布以达到间接加固的目的。
4 综合加固方法
综合加固法是根据结构的受力特点、力的传递路径、结构条件等综合采用直接加固和间接加固的各种方法的方法,是目前最常用的方法。用过的。最好的效果和好处。
(1)综合加固法强调结构检测的具体方法、原理、方法和过程,不同的检测方法有不同的应用条件和精度。
(2)评价时,首先需要确定待评价结构的力传递路径,然后寻找新的力传递路径。对结构的力传递路径和结构特性进行计算分析,进行相应的优化。应采取强化策略。
为保证加固结构受力系统中支撑力与变形或刚度的平衡,采用预应力技术、加固技术、碳纤维粘结加固技术、钢板锚固技术、截面扩张外包加固技术尽可能多,是需要的。这些技术有效地减少了应变滞后并确保新旧结构协同工作。
(4)在传递力传递路径时,宜增减构件数量和改变节点约束,改善结构的受力特性,通过荷载传递进行综合加固。
(5)通过改变结构形状,减轻风荷载的影响,改善通风、采光、抗震等,不仅增加了结构本身的强度,而且提高了其使用性。
5、钢筋混凝土强度不足时怎么办
混凝土强度不足并不影响轴心构件的承载能力,因此不需要进行结构加固,但从耐久性角度考虑,需要进行表面密封和修复处理。破裂的部分。
6、受压构件混凝土强度不足时如何处理
典型轴压构件的承载能力大约与混凝土强度的降低成正比。如果混凝土强度不足程度较轻,受压部位承载能力下降5%以下,或者根据实测强度等级重新审查原结构承载能力,满足设计要求。无需结构加固。否则,需要根据结构的受力情况和使用环境对结构进行加固。主要采用的方法有扩大截面法、外部钢筋法、预应力法、钢板外部安装法、玻璃钢外部安装法、碳纤维(CFRP)加固法等。共同特点是钢板变形较小。 强化后的截面或构件滞后于原始截面,或者构件中的应变形成二次应力。加固结构的整体强度并非简单地是原结构与加固部分的抗力之和,不同的加固方法需要不同的理论和技术。
7、柔性构件混凝土强度不足时怎么办
对于混凝土强度不足的受弯构件,受弯构件的变形、开裂等性能、混凝土的设计强度等级、配筋状况、混凝土强度不足程度(强度等级折减系数以上)、混凝土结构通常可以确定。设计和使用要求确定处理方案:
(1)若混凝土强度等级不足程度较小且构件控制断面弯剪强度下降幅度在5%以内,则无需进行结构加固。
根据实测混凝土强度等级,计算原结构的承载力和变形,如果满足设计和使用要求,除密封和修复结构裂缝外,无需进行结构加固。
(3) 如果根据实测混凝土强度等级,柔性构件的承载能力不满足上述要求1和2,则需要进行适当的结构加固。常用的加固方法有:放大截面加固法、外钢筋法、预应力加固法、结构传力修正法、板材(钢板、碳纤维等)粘贴加固法等。
8 结论
(1)如果混凝土强度不足,框架柱构件的实际承载力几乎与混凝土强度的下降成比例地下降,因此在实际工程中,检查和处理框架柱构件混凝土强度不足时应特别注意。栏目成员。原来是有必要的。正在寻找工作的工人点击
(2)影响钢筋混凝土结构性能的因素较多,但根据现行钢筋混凝土结构设计理论,混凝土强度不足对各种结构的承载能力、截面裂缝宽度和结构耐久性的影响结构成员如下: 如下。对此进行了系统分析。分析结果表明,混凝土强度不足对钢筋混凝土结构构件的承载能力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其影响顺序为:受压构件截面承载力剪力荷载柔性构件对角部分承载力挠度构件的竖向截面抗剪强度成为受拉材料的截面强度,同时由于混凝土强度不足而导致宽度增加。构件横截面出现裂纹,降低构件的耐久性。
因此,在混凝土浇筑和施工过程中,对混凝土工作进行质量控制,确保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强度,对于混凝土强度不符合设计要求的建筑结构,及时提高混凝土强度.需要调整。根据影响程度和结构构件的重要程度,应采取相应的处理方法,以保证建筑物满足安全和正常使用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