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公斤有多重参照物,六公斤有多重啊
chanong
|彭彭的母亲在医护人员带她出院时与她合影留念。图片提供:襄阳市第一人民医院
出院后,彭彭用他最喜欢的蘑菇按响了门铃。受访者供图
彭彭所在的襄阳市第一人民医院PICU病房。中青报/中青报记者刘以鹏/摄
在彭彭生命的前八个月里,命运的礼物清单是残酷的。她年轻的身体里充满了先天性心脏病、重症肺炎、脑积水等危险。
2020年1月31日,护士王军带着紫脸鹏鹏被送往襄阳市第一人民医院儿科重症监护室(PICU)。
任万红和严峰只能站在PICU门外祈祷、等待,不知道孩子这次遇到了什么样的“怪物”。
L型的走廊上散布着大约五对钢板椅子,夫妻俩各坐一个座位,并没有太多交谈。
祈祷没有效果,2月2日,彭彭被诊断出感染了冠状病毒。他是中国确诊的第二例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危重儿科患者。
1
王军护士还记得,打开儿科重症监护室紧闭的门,立刻看到杨峰和任万红焦急的眼神。不久之后,她从父母怀里接过孩子。
“家人一脸紧张,两人都抢着说话,孩子的情况危急,门诊值班医生让他们直接过来,孩子被包在袋子里,我不知道他的情况.”
王军观察孩子,发现彭彭脸色发紫,嘴唇发黑,手脚冰凉,皮肤干燥,呼吸困难明显。穿过两条走廊,继续前行约100米。 “我冲了进去,”护士回忆道。
隔离门外,王军确定孩子和他的父母最近一个月没有武汉接触史,但她还是担心,说:“我把他抱到了国内最大的病房。” “我直接去了儿科重症监护病房。”这是为了防止Pen Pen与其他孩子接触,造成交叉感染。同时,“他的情况很差,必须立即开始救援”。
奔跑中,王军发现怀里的孩子看起来有些不一样。 “我因为呼吸困难而特别烦躁,一直哭,精神状态也不好。一开始我还能感觉到四肢在毯子下挣扎,但渐渐就轻了。”
几乎就在王军放下彭彭的同时,PICU值班医生陈曦也走进了病房。他立即通知了正在二线值班的儿科主任焦蓉和PICU主任张爱明。由于不知道彭彭的病情,所有医护人员都只戴着普通的医用口罩,蓝色的,很薄,细小的毛孔密密麻麻,穿着普通的隔离衣。
心电图监护仪和无创呼吸机立即启动。焦蓉回忆,当连接无创呼吸机时,输出氧气浓度达到60%,但孩子的血氧饱和度最初只有80%。随着喷雾治疗和吸痰治疗的进展,孩子逐渐平静下来,血氧饱和度也慢慢升至95%左右。
儿科主任说,“此前,这个孩子心脏病发作后,靠有创呼吸机治疗了45天,但肺部损伤非常严重。”10月底,他因肺炎在武汉住院。 “你的肺部没有得到治疗,请多休息。”
据儿科重症监护室主任张爱明介绍,彭彭因长期患病,严重营养不良,头比正常孩子大,躯干和四肢特别瘦弱。 8个月大时,他身长68厘米,体重仅6公斤。考虑到孩子有严重的基础疾病,当时病情危重,张爱明表示,如果孩子感染了流感病毒或者腺病毒等毒力较高的病毒,孩子就活不下去了,我很担心。
入院当天,严峰和任望红就接到了彭彭病危的通知。这对出生于90后的夫妇对这份文件和这一幕很熟悉,但在鹏鹏与其他“怪物”战斗的日子里,“一天一张”的重病通知单就已经是这样了。
颜枫觉得这八个月的时间,就是无数次把儿子从死亡魔掌中救回来的过程。虽然相信这一次他还能化险为夷,但冷万红却再次摔倒了。
“1月31日之前,孩子没有发烧症状,也没有近期武汉接触史,当时不符合核酸检测标准,我们检查了血液检测,也做了CT扫描。我们认为“可能是严重的病毒性肺炎,但没有办法确定是否是新型冠状病毒引起的肺炎。”他说。
事实上,早在武汉封城之前,医生就察觉到疫情出现异常。 1月23日接到紧急通知,当天开会到晚上11点。会议结束后,各儿科病区立即启动分级管理。 “隔离病房很快设立起来,但核酸检测指标和医护人员防护装备太少。”
焦龙和她的团队向医院申请了彭彭的核酸检测指标。 “患有如此严重基础疾病和先天性心脏病手术后的儿童无疑是最容易受到感染的人群,迫切需要准确判断他们的状况。”
2
2月1日凌晨,彭彭开始发烧。
当晚,他在PICU经历了数次呼吸暂停,呼吸困难并未改善,呼吸机提供的氧气浓度超过60%,血氧饱和度仍达到90%。
张爱明意识到无创通气已经无法忍受,插管是唯一安全的选择。
在距离襄阳市第一人民医院几公里的地方,杨峰和任万红呆在家里,几乎熬夜。 “出院时,医生特意叮嘱我们,今晚需要保持手机畅通,有紧急情况随时给我们打电话。”
前一天下午6点左右,夫妻俩将孩子留在儿科重症监护室后回家。房间里没有动静,两人都没有吃饭,杨枫却坐在餐桌前,喝了很多酒,“每一口都喝”。他回忆道,那一刻,他的胸口好像被什么不知名的东西堵住了,随着白酒流进喉咙,胸口才稍稍松动了一些。在这段时间里,他能够呼吸。任望红坐在卧室里一遍又一遍地看着孩子们的照片,时而感到愕然。
直到2月1日凌晨5点,杨峰躺在床上,背对着翻来覆去的任望红,说道:“我们还年轻,如果不行,你可以再要一个。”我的妻子没有回答。
不到三个小时,任晚红的手机响了,她立即从床上爬起来,急忙接听电话。
电话那头没有任何好消息。
“医生说孩子的情况太严重了,需要插管,我不想这么做。”去年6月刚刚在武汉协和医院做完心脏手术的任望红说。喷喷。一根透明的导管插进了他的嘴里,一插就拔不出来,甚至想拔出来也无法自主呼吸,只好再插一次。
任万红不懂插管呼吸机的科学原理,只知道插管后醒过来的彭彭会很痛苦。 “我的孩子太疼了,我再也受不了了。”
上午10点,麻醉师王海水接到彭彭要插管的通知,“没有其他办法,孩子需要更强的生命支持,这是唯一的办法。”告知。他从医院区的另一栋大楼冲到彭彭先生的病床前。路程并不短,只用了8分钟。
彭彭先生躺在床上,插管开始时,病房里的其他医生按住了他的胳膊和腿。王海水没有使用麻醉,他说:“孩子还小,身体状况不能耐受麻醉。”为了减轻鹏鹏插管时的痛苦,王海锦必须在很短的时间内一次性完成插管。
“当我把喉镜放到喉咙里抬起来时,我看不到声门,只有浓稠的痰。我必须先吸出痰,然后将导管穿过声门。”医护人员固定导管。具备参数的呼吸机可在1分钟内完成整个操作过程。
“接下来的五天里,他的呼吸状况和血氧饱和度明显改善,但他的循环系统较差,肾脏轻度受损,尿量很低,尿中有血。因此,” “当时并没有针对肺部,我们都需要时刻关注内脏和身体的主要器官。”焦蓉告诉中青报、中国青年报记者。 “他有先天性心脏缺陷,血压一直很低,而且长期服用血管活性药物。”
3
2月2日,彭彭被诊断出患有新型冠状肺炎。事实上,同一家医院在2月1日下午进行了核酸检测,结果呈阴性。但孩子持续高烧,次日核酸检测呈阳性。鹏鹏随后于3日和5日又接受了两次核酸检测,结果均呈阳性。
当杨峰得知儿子确诊感染新型冠状病毒后,立即从沙发上起身,走到阳台上点了根烟,任万红则把电视音量调大,说:“一档关于疫情的节目。”病毒感染的情况被播出。她无法想象“诅咒命运为何如此不公平”旁边等待着彭彭的是什么。
在张爱明的记忆中,彭彭的发烧持续的时间异常长。 “他发烧了14天,最高体温达到了39.7度。我们从2月1日开始给他服用小剂量的激素——甲基强的松龙,以减轻炎症。《新冠指南》称,我们只使用了它用于以下目的: “一连5天,停药后,我又发烧了,在与武汉同济医院的教授远程咨询并征得父母同意书后,我使用克力芝进行抗病毒治疗。”该药物用于婴儿的第一例。治疗新型冠状病毒感染(COVID-19)。
拥有20年行业经验、也经历过非典的张爱明,从来没有遇到过如此艰难而漫长的战斗。 “他的严重程度可能比一般严重疾病的孩子要轻一些,但那些孩子的炎症高峰期过得很快,他的病程很难得到有效遏制。”
彭彭先生从入院第一天起就一直住在单独的病房里。 2月2日确诊的彭彭被转入PICU负压病房。这里的大气压比室外低5帕,所以隐藏在室内空气中的病毒不会泄漏到室外。
负压病房里所有手术都很困难。彭彭长期服用血管活性药物和一些高浓度药物,导致他的浅静脉(皮肤下的浅静脉)严重受损,需要深部静脉注射。
李响还清楚地记得刺伤彭彭时的紧张感。 “曾经,我的孩子因为住院时间长,血管状况非常差。我穿着防护服,手上戴着三层手套,脸上戴着护目镜和护目镜。使用的导管非常糟糕。”管身很薄,而且管身“必须要进入体内。在体内大约有6厘米,喷嘴必须对准上腔静脉。因为孩子有先天性心脏缺陷,手术的每一步整个过程非常仔细。”手术通常只需要10次。从准备到穿刺完成需要20分钟,蓬巴杜穿刺过程需要1小时。李想说:“结束后,我的手在颤抖。”
2月10日,卢美珍在负压病房里第一次见到彭彭。此时,距离插管和人工通气已经过去了九天。 “他独自躺在一张比他大好几倍的床上。他还在发高烧,但手脚冰凉。我们给他的小手脚戴上薄膜手套,并用尿布包起来。我希望如此。”护士说,“到医院后的头两天,孩子不能吃任何东西,只能靠打针来补充身体营养。”他回忆道。两天后,彭彭开始依靠鼻饲来获取少量乳汁。起初我一次只能喝5毫升,一天喝8次。如果吃太多,肠胃会承受不了。他身体的各个器官都太脆弱了。
卢美珍是一位年轻的母亲,眼前的一切都伤害着她的感情。 “每次进入负压病房,值班的护士只有一名,工作时间为八小时。大多数时候,他们只是静静地看护我们,一旦有异常情况,我们就以极大的压力对待他们。” ” 气管护理、雾化、吸引,口腔护理时患者必须每2小时更换一次体位,衣服和尿布必须始终保持干燥,臀部不应有红肿或痕迹。 ”
四
2月14日晚,期待已久的转折点到来了。
终于,彭彭的体温开始下降,四肢也渐渐变得温暖起来。
第二天,经过彻底检查后,拔掉了插在Penpen嘴里的透明导管,并关闭了在他身边运行了14天的呼吸机。
2月17日,彭彭接受了第二次肺部CT检查,杨峰独自赶到医院。 “CT结果仍然不乐观,肺部有相当多的实变,孩子精神状态还很差,唯一的安慰就是抱着他。”
年轻的父亲一回到家,就对上了孩子母亲期待的目光,孩子的真实情况始终挂在嘴边,“我实在不忍心再说一遍,遥。”说是它变得更好了,好多了。 ”
2月20日,杨峰再次来到医院。这次没能见到孩子,只是给他送了一盒营养米粉。 “医生说这个孩子现在需要吃辅食来改善营养,我想如果能吃辅食就更好了。那天,杨峰比以前更有动力去医院了。”
不过,他还是低估了盆盆先生的转变。
护士冯若男回忆,从2月20日开始,彭彭的食欲异常好转,30分钟就能喝下200毫升牛奶。 “如果我不控制他,他可能会吃得更多,更有力,只要你逗他,他就会笑。他的手也开始恢复灵活性,他喜欢把心电图监测线连接到身上。 ”把尸体当作玩具捧在手里。 ”
Young Puff的爆发力鼓舞了整个儿科重症监护室的工作人员。 “以前,医护人员进负压病房八个小时都不敢说一句话。现在,只要孩子没睡着,随时可以给他们唱歌。”
2月26日,彭彭的病情和生命体征符合转出PICU的标准,但核酸检测未呈阴性。 “我想过驱逐孩子,但我还不担心,这个病毒太狡猾了。”与彭彭“打怪”26天的张爱明不敢担心治疗问题……我并没有放松的意思。但他的精神却轻松了很多。 “每天去病房看到孩子们的笑脸,你就会感觉压力减轻了。有时他们躺在床上挥手微笑。”
五
3月13日至14日,彭彭新冠病毒核酸检测结果均为阴性。所有PICU医护人员担心的“反击”并没有发生。
15日晚上8点,杨峰和任望红躺在床上看着孩子的照片,再次接到电话。 “请准备好生活用品,明天就可以去医院接孩子了。” ”
任万红扔掉手机,站起来笑得跳到床上,而杨峰则靠在床头,静静地看着面前兴奋的妻子。 “她被压抑了很长一段时间。她在阳台上坐了很长时间,一言不发。”
发泄完怒气后,任望红哼着歌,开始收拾自己毛茸茸的衣服和喜欢的玩具。 “我给他带来了他穿过的最可爱的蓝色叮当猫棉质套装。我还带来了他最喜欢的蘑菇形状的手拨浪鼓和一只小兔子,当你打开它时,它会唱歌和讲故事。我把它打包了。”她接孩子的方式。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患者出院必须遵循一定的程序,并由襄阳市疫情控制指挥部统一安排。3月16日上午,杨峰、任万红接到通知。一直在等待。不到30分钟,夫妻俩就到达了儿科重症监护室门口,护士冯若男给彭彭专门洗澡,并穿上了任望红送给他的衣服。
10时50分,隔离门再次打开,任万红带着彭彭离开冯若男。
“哇,好沉啊!”当这位妈妈时隔46天第一次抱起孩子时,兴奋得全身都在颤抖,她能感觉到怀里的重量变化。现在九个月大了,鹏鹏的身高从68厘米增加到74厘米,体重从6公斤增加到8.3公斤,嘴里已经长出了四颗乳牙。他成为中国从严重冠状病毒感染中康复的最小的孩子。
虽然身上明显留下了各种疾病的痕迹,但——的头还是有点大,脑中的液体还没有完全吸收。但此刻,任万红和杨锋却很高兴。因为每天等待的时间都很长。
接孩子前一天晚上,妈妈们对爸爸们最常说的一句话就是:“天怎么还没亮呢?”
(应受访者要求,鹏鹏、杨峰、任万红为化名)
中青报记者刘以鹏/中青报来源:中青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