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最高电压等级输电线路,世界上最高压的输电线
chanong
|输电线路导体厚度与哪些因素有关?输电线路的电压等级越高,输电线路导体就越厚吗?那么,世界最高电压1100kV特高压输电线路的厚度会是多少?电线是?
日本1100kV长吉小泉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是目前世界上电压等级最高、输电容量最大、输电距离最远、技术最先进的特高压输电工程。
该项目是日本全球首个将直流电压进一步提升至1100千伏、输电容量达到1200万千瓦的项目,全长3324公里。
1100kV长吉-古泉特高压输电线路的导体采用1250平方毫米的大截面积导体,分为8段,每段导体大约有普通人手腕粗。
一般来说,输电线路的导体选择应根据设计规范进行,但1100 kV特高压输电线路设计阶段没有相关的设计标准或运行经验可供参考。值得庆幸的是,我国已有800 kV特高压直流输电线路选型和设计规范,即《GB 50790—2013 800kV直流架空输电线路设计规范》,可以作为1100 kV特高压输电线路导体选型和设计的参考。
1100kV昌吉至古泉特高压直流输电线路分为正极导体和负极导体,杆导体设计额定电流为5455安培,导体水平布置,最小杆间距为26米。首先,应根据设计规范和工程特点选择导体的经济电流密度和最高允许温度,传输线的经济电流密度可选取小于0.9安培/mm2的推荐。钢芯铝绞线最高允许温度为70。
根据设计规范和各项参数,最终计算出1100kV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的导体铝总截面积应大于6061.1平方毫米。目前,如此大截面积的单根导体还不存在,因此必须采用分体导体来满足铝总截面积的要求。分裂导体通常由多个导体组成,每个相或极具有较小的横截面积。这具有增加导体横截面积的效果,使其比具有相同总量的较大导体更不易产生电晕。它还可以提高线路的传输容量,提高输电线路的稳定性。
分割线的数量与单线的铝截面积有关,分割线的数量x单线的截面积必须大于单线的总截面积。铝。对于1100 kV昌吉-古泉线:采用6部分格式时,单根导线的铝截面积必须至少为1010.18平方毫米。当使用8部分形式时,单个导体的铝横截面积必须至少为757.64平方毫米。当使用10部分形式时,单个导体的铝横截面积必须至少为606.11平方毫米。
由于特高压直流输电线路较长,由于导体截面太小,线路电压降较大,线路传输效率降低,对线路传输效率来说并不经济。必须低于93%。经计算,只需8根分割线:81000、81120、81250即可满足经济要求。在选择导体时,还需要比较导体的机械性能,但在比较导体的机械性能时,我们主要考察导体的机械强度、弧垂特性、负载特性等。特性和负载特性对线路的整体经济性有很大影响,但也是更重要的因素。此外,还必须从项目经济学角度考虑电线的投资成本。
最后,技术经济比较表明,在几种选定的丝法中,截面积最小的81000丝法初始投资最佳,而截面积最大的81250丝法最适合。初始投资的理想选择。最佳年度成本。
为什么不尝试使用更大的1520mm2大截面导线呢?事实上,在1100kV特高压长吉古泉线的设计阶段,我们就成功制作了日本制造的1520mm2大截面导线原型。
资料显示,81520型导线主体投资约为每公里580万元,81250型导线主体投资约为每公里480万元。在长距离、大容量特高压输电中,采用大截面积的电线可以有效降低线路损耗,但经过反复的技术和经济比较,我们决定采用81520型电线。发现年度运营损失成本显着降低。比81250型线贵。虽然较低,但不建议使用81520型线材,因为主体投资太高。
最后,通过对拟用导线的综合比较,我国1100 kV长吉-古泉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采用了经济技术上最优的8段81250钢芯铝绞线方案。也欢迎大家留言讨论。也欢迎关注和点赞。特高压直流输电为何始终不能满负荷运行,“带电”是“空转”吗?世界最高电压1100kV变电站为何采用28台变压器?单位成本是多少?特高压直流输电最大值为1100kV,白鹤滩水电站为何选择800k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