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钢材 > 钢绞线 > 价格汇总

pp聚丙烯做什么用的,聚丙烯基本面分析

来源:头条 作者: chanong
分享到
关注德勤钢铁网在线:
  • 扫描二维码

    关注√

    德勤钢铁网微信

在线咨询:
  • 扫描或点击关注德勤钢铁网在线客服

从三个方面认识期货产品:“它是什么?”“从哪里来?”和“去哪里?”关于聚丙烯产业链,我们先来看看它和它的亲朋好友。聚丙烯的上游来源是丙烯,根据丙烯来源的不同,可分为石油基、煤基、PDH聚丙烯三种类型,其中石油基聚丙烯是我国的主要类型。下游较为分散,可分为塑料编织、BOPP、管材、透明、纺织、注塑六大类。

我们对聚丙烯的研究本质上是对聚丙烯价格的研究。我们的研究框架首先从行业周期角度预测产品的多空方向,然后考察当前库存(绝对库存水平、上下游库存结构、月度库存、同比变化) 。年等)、未来库存走势(供需利用率、进出口等)、行业利润(生产利润、下游利润、上下游利润矛盾等)、基本结构(溢价和利润)折扣等)、切入点和退出点,整个过程中最重要、最新鲜的就是了解产业链。我们将详细讨论聚丙烯的基础知识。

什么是聚丙烯?

聚丙烯(PP)可以说是我们熟悉的塑料。它看起来与聚乙烯相似,但比聚乙烯更透明、更轻。聚丙烯(PP)是一种热塑性树脂,是一种常见的合成树脂,通常为无色、半透明固体、无味、无毒。聚丙烯产品与其他合成树脂相比具有优越的耐热性、耐腐蚀性和透明性,广泛应用于包装、纺织品、汽车、家用电器等日用品和工业产品的制造。它在医学领域也变得普遍。

聚丙烯从哪里来?

聚丙烯生产(原材料、地区、成本)

近年来,聚丙烯原料供应路线不断丰富,根据聚丙烯企业丙烯供应来源统计,主要有石油、煤炭、外购甲醇、外购丙烯、PDH 5种路线。其中,石油和煤炭占近80%。

石油系PP在中国市场一直占据主导地位,石化企业以中石化和中石油为主。近年来,石油系PP新增装置较少,市场份额被煤化工、PDH等企业夺去。 2019年,由于浙江石化、大连恒力石化等民营石化厂的投产,油衍生PP产能比重预计将增加。

目前,煤制PP原料供应是聚丙烯原料中增长最快的,甚至未来几年,煤制PP原料供应占国内聚丙烯新增产能的最大份额将会发生。 To-PP产能将继续扩大。

PDH(丙烷脱氢丙烯化)是我国新兴的丙烯来源,继2014年绍兴三金项目成功投产后,东华能源扬子石化、富士石化也顺利投产。目前,PDH的丙烯来源占其PP总产能的7%。然而,与其他原材料不同,丙烷主要依赖进口。虽然PP生产中外购甲醇和外购丙烯的比例不大,但近年来丙烯、甲醇等价格波动较大,价格趋于高位,导致各企业盈利能力出现分化,且他们的增长在未来很可能会下降,而且会在几年内受到限制。

从制造过程了解聚丙烯。从石油到聚丙烯的产业链如下:原油通过炼油设备加工成汽油、柴油、煤油、石脑油等精炼石油产品。石脑油是通过生产烯烃和苯的裂解装置生产的,其中乙烯与丙烯的比例约为5:3(即每生产一吨乙烯,同时生产约0.6吨丙烯)。这个比例可以变化根据情况向上或向下)。乙烯主要用于制造聚乙烯,丙烯主要用于制造聚丙烯。

原油/石脑油:从石脑油生产的角度来看,所有的石脑油都是通过炼制生产的,其收率受原油的成分限制。由于原油是混合物,因此受到其成分的限制。并根据成品油、乙烯等产品需求变化,在一定范围内调整油品成分。全球石脑油产量份额基本在17-18%左右。全球石脑油平均毛利率基本为每吨35-50美元(即石脑油加工成本)。

烯烃- 聚烯烃:乙烯和丙烯几乎100% 用于生产聚乙烯和聚丙烯。一吨聚乙烯消耗1.01吨乙烯。均聚聚丙烯与丙烯、共聚聚丙烯之间存在大约1:1的关系。乙烯和丙烯的消耗量约为2:8。

讲解完流程,我们再来看看我国的聚丙烯产能分布情况,按地区来看,我们的聚丙烯主要分布在西北地区、华东地区、华北地区、华南地区、东北地区,我是。西北地区以煤化工、石油企业为主,主要分布在宁夏、陕西、新疆、甘肃等省份。近年来PP产能的增加是由于外包给煤化工企业,而煤化工企业主要集中在西北地区,因此西北地区的PP产能占比将持续处于较高水平。人们认为这种情况将会改变。我们将在未来几年达到这个水平。华东地区和华北地区产能差异不大,华北地区以中石化和煤化工企业为主,主要分布在北京、天津、河北、内蒙古等地。华东地区以中石化企业为主,大部分民营企业也集中在该地区,主要集中在江、浙、沪地区。随着浙江石化的投产,未来华东地区的份额将会增加。华南地区以中石化企业为主,主要分布在广东省和广西壮族自治区。

有技术的地方就有成本和效益的比较,日本的能源结构是“富煤、贫油、贫气”,也就是说,煤炭资源丰富,石油资源贫乏,最不丰富的资源是天然气。因此,在我国,煤制聚丙烯最为重要,并且其重要性不断增加。由于国际原油价格波动较大,石油制聚丙烯利润处于低位,煤炭价格上涨正在上升。煤制聚丙烯相对稳定,价格波动较小,利润率较高。

日本聚丙烯供应结构

一般认为,产品的供应来源大致可分为进口和国产产品,日本聚丙烯的供应结构以国产为主,进口为辅。

全球产能及进口供应

首先我们看一下全球聚丙烯产能,然后看一下聚丙烯进口量。截至2018年底,全球聚丙烯产能约为7532万吨,较2017年增长3.38%。其中,东北亚产能3171万吨,占比42%。 2018年,我国聚丙烯产能2244万吨,占东北亚地区的70.77%,约占全球总产能的30%。以中国为首的东北亚近期已成为全球聚丙烯产能扩张的主要地区,中国的煤制烯烃项目、炼化一体化项目、乙烯项目将成为主要生产来源。最近几年。受供应紧张和利润高企影响,聚丙烯行业利用率保持高位,2018年我国聚丙烯利用率约为93.26%。

从上图可以看出,2015-2016年我国聚丙烯进口量基本逐年下降。 2017年,由于部分回收材料的需求,聚丙烯市场转向新材料,需要进口供应来补充。并且进口量也有所增加。

聚丙烯去哪儿了?

下面我们就甲醇下游消费行业及区域分布进行介绍。 2018年,全球聚丙烯需求结构稳定,注塑、薄膜/片材、拉丝占主要比例,但在中国,拉丝、注塑(均聚物注塑、共聚物注塑)为主纤维。占据主要比例。与世界聚丙烯消费分布相比,我国国内聚丙烯消费分布仍凸显一定差异,这与我国聚丙烯及下游产品的发展历史有一定关系,但我国国内聚丙烯消费分布仍显出一定差异,聚丙烯消费趋势为悄然发生着变化,未来聚丙烯的结构也在逐渐发生变化。

各行业消费结构分析

据卓庄统计,从近五年的消费数据来看,均聚物注塑、共聚物注塑、透明材料、纺织材料等领域也看到了消费的精细化和应用化,领域不断发展。这一趋势得到了强劲扩张的支撑。从2018年的消费数据来看,拉丝占比仍位居第一,共聚注塑以23.14%位居第二,但这主要是在二、三季度,这是由于部分生产共聚设备的检修所致影响国内供应,但进口量持平,聚注塑因薄壁注塑消费强劲,同比增长1%左右,纺织材料消费基本在特种材料中,P管材消费下降较上年下降0.38%,主要是由于终端房地产领域的低迷,CPP和透明材料的消费比例明显上升,特别是透明材料的消费比例同比提高0.6%个百分点。共聚、薄壁注塑领域对聚丙烯产品的需求,随着消费升级和新产品应用领域不断扩大,中石化企业重点研发和生产中高档材料和特种材料。材料。正在增加。透明度预计将继续改善,虽然预计消费占比仍将下降,但由于新增产能持续释放,预计仍将保持高位。

各地区消费结构分析

从聚丙烯的区域消费结构来看,经济发达、经济保持较快增长的华东地区仍是最大的消费区域,约占中国大陆聚丙烯总消费量的31%。占煤炭产量的近30%。化学品供应仍供华东地区消费。

2018年,中国南方和北方的消费份额分别为25%和24%。华南地区工业水平较高,高端产品在全国占有重要地位,四川石化、云天化工、西北煤化工等新开工的部分产品供应。 已经完成。 2014年,大量资金涌入华南地区,华南地区整体消费仍处于高位。

塑料编织是华北地区主流,燕山石化是国内特种原料的重要基地,且从产品拓展来看,低端有优势,高端可拓展,因此原料聚丙烯的消费量会增加做。近年来材料也呈现出快速增长的趋势。

西南/华中地区和西北地区分别占11%和3%。受沿海地区市场饱和、国家环保政策限制、沿海地区劳动力成本上升等影响,大型工厂纷纷在西南、西北内陆设立分公司,从而带动了需求的增加。

东北地区是我国老工业基地,轻工制造业相对薄弱,东北地区PP制品产业主要依托大庆炼化、大庆石化、盘锦乙烯、大连有机等企业。华北、华东、华南地区较为单一,高端产品占比明显较低。

2018年,塑料纺织产品占聚丙烯消费量的31%,主要用于包装粮食、化肥、水泥、合成材料等大宗产品,但这些行业的产量增长有限。由于塑料编织制品等新型包装的需要,吨袋、散装、罐车和小包装塑料薄膜的使用量不断增加,消费量可能保持稳定或小幅增长。尽管BOPP行业本身产能过剩且利用率较低,但它仍然广泛用于包装食品、服装和其他物品,并且由于人均消费水平不断上升,预计需求将保持稳定。 PP管材主要受房地产行业放缓影响,预计下半年PP消费将保持稳定增长,但增速将放缓。透明、纺织、注塑(特别是共聚物注塑)领域都伴随着消费改善、医疗、食品、再生等利好,包括相关产品的替代利好、消费的扩大等。是期待。预计聚丙烯将继续快速增长。

塑料纺织行业淡季表现尚不明显,但相对而言,7-8月,酷暑会影响很多行业的生产,因此对编织袋的需求会减少,导致编织袋的需求量相对减少。 -季节。马苏。塑料纺织品生产季节。 10月至6月是相对繁忙的季节。但近年来市场需求疲软,旺季表现不那么明显,淡季上涨波动较小。

BOPP薄膜是重要的软包装材料,曾经是需求高增长和产能扩张快速并存的行业,如今已演变为产能过剩、利润微薄的行业。 BOPP主要用于包装,无论节假日和夏季的冷饮包装都有需求,而且全年BOPP的市场需求都比较旺盛。但我国BOPP行业供给持续增加,多年来市场已进入供过于求阶段,行业旺季特征逐渐减弱,整体形势变得低迷。注塑行业是我国聚丙烯消费的重要领域之一。

注塑产品主要应用于日用品、儿童玩具、旋转箱、托盘、汽车、洗衣机等领域。共聚物注塑下游应用广泛,随着汽车、家电等下游领域企业的扩张,对聚丙烯注塑件特别是嵌段共聚物的需求不断增加。

来源:扑克投资者

关注通化顺金融微信公众号(ths518)获取更多金融资讯

责任编辑:德勤钢铁网 标签:

热门搜索

相关文章

广告
德勤钢铁网 |价格汇总

pp聚丙烯做什么用的,聚丙烯基本面分析

chanong

|

从三个方面认识期货产品:“它是什么?”“从哪里来?”和“去哪里?”关于聚丙烯产业链,我们先来看看它和它的亲朋好友。聚丙烯的上游来源是丙烯,根据丙烯来源的不同,可分为石油基、煤基、PDH聚丙烯三种类型,其中石油基聚丙烯是我国的主要类型。下游较为分散,可分为塑料编织、BOPP、管材、透明、纺织、注塑六大类。

我们对聚丙烯的研究本质上是对聚丙烯价格的研究。我们的研究框架首先从行业周期角度预测产品的多空方向,然后考察当前库存(绝对库存水平、上下游库存结构、月度库存、同比变化) 。年等)、未来库存走势(供需利用率、进出口等)、行业利润(生产利润、下游利润、上下游利润矛盾等)、基本结构(溢价和利润)折扣等)、切入点和退出点,整个过程中最重要、最新鲜的就是了解产业链。我们将详细讨论聚丙烯的基础知识。

什么是聚丙烯?

聚丙烯(PP)可以说是我们熟悉的塑料。它看起来与聚乙烯相似,但比聚乙烯更透明、更轻。聚丙烯(PP)是一种热塑性树脂,是一种常见的合成树脂,通常为无色、半透明固体、无味、无毒。聚丙烯产品与其他合成树脂相比具有优越的耐热性、耐腐蚀性和透明性,广泛应用于包装、纺织品、汽车、家用电器等日用品和工业产品的制造。它在医学领域也变得普遍。

聚丙烯从哪里来?

聚丙烯生产(原材料、地区、成本)

近年来,聚丙烯原料供应路线不断丰富,根据聚丙烯企业丙烯供应来源统计,主要有石油、煤炭、外购甲醇、外购丙烯、PDH 5种路线。其中,石油和煤炭占近80%。

石油系PP在中国市场一直占据主导地位,石化企业以中石化和中石油为主。近年来,石油系PP新增装置较少,市场份额被煤化工、PDH等企业夺去。 2019年,由于浙江石化、大连恒力石化等民营石化厂的投产,油衍生PP产能比重预计将增加。

目前,煤制PP原料供应是聚丙烯原料中增长最快的,甚至未来几年,煤制PP原料供应占国内聚丙烯新增产能的最大份额将会发生。 To-PP产能将继续扩大。

PDH(丙烷脱氢丙烯化)是我国新兴的丙烯来源,继2014年绍兴三金项目成功投产后,东华能源扬子石化、富士石化也顺利投产。目前,PDH的丙烯来源占其PP总产能的7%。然而,与其他原材料不同,丙烷主要依赖进口。虽然PP生产中外购甲醇和外购丙烯的比例不大,但近年来丙烯、甲醇等价格波动较大,价格趋于高位,导致各企业盈利能力出现分化,且他们的增长在未来很可能会下降,而且会在几年内受到限制。

从制造过程了解聚丙烯。从石油到聚丙烯的产业链如下:原油通过炼油设备加工成汽油、柴油、煤油、石脑油等精炼石油产品。石脑油是通过生产烯烃和苯的裂解装置生产的,其中乙烯与丙烯的比例约为5:3(即每生产一吨乙烯,同时生产约0.6吨丙烯)。这个比例可以变化根据情况向上或向下)。乙烯主要用于制造聚乙烯,丙烯主要用于制造聚丙烯。

原油/石脑油:从石脑油生产的角度来看,所有的石脑油都是通过炼制生产的,其收率受原油的成分限制。由于原油是混合物,因此受到其成分的限制。并根据成品油、乙烯等产品需求变化,在一定范围内调整油品成分。全球石脑油产量份额基本在17-18%左右。全球石脑油平均毛利率基本为每吨35-50美元(即石脑油加工成本)。

烯烃- 聚烯烃:乙烯和丙烯几乎100% 用于生产聚乙烯和聚丙烯。一吨聚乙烯消耗1.01吨乙烯。均聚聚丙烯与丙烯、共聚聚丙烯之间存在大约1:1的关系。乙烯和丙烯的消耗量约为2:8。

讲解完流程,我们再来看看我国的聚丙烯产能分布情况,按地区来看,我们的聚丙烯主要分布在西北地区、华东地区、华北地区、华南地区、东北地区,我是。西北地区以煤化工、石油企业为主,主要分布在宁夏、陕西、新疆、甘肃等省份。近年来PP产能的增加是由于外包给煤化工企业,而煤化工企业主要集中在西北地区,因此西北地区的PP产能占比将持续处于较高水平。人们认为这种情况将会改变。我们将在未来几年达到这个水平。华东地区和华北地区产能差异不大,华北地区以中石化和煤化工企业为主,主要分布在北京、天津、河北、内蒙古等地。华东地区以中石化企业为主,大部分民营企业也集中在该地区,主要集中在江、浙、沪地区。随着浙江石化的投产,未来华东地区的份额将会增加。华南地区以中石化企业为主,主要分布在广东省和广西壮族自治区。

有技术的地方就有成本和效益的比较,日本的能源结构是“富煤、贫油、贫气”,也就是说,煤炭资源丰富,石油资源贫乏,最不丰富的资源是天然气。因此,在我国,煤制聚丙烯最为重要,并且其重要性不断增加。由于国际原油价格波动较大,石油制聚丙烯利润处于低位,煤炭价格上涨正在上升。煤制聚丙烯相对稳定,价格波动较小,利润率较高。

日本聚丙烯供应结构

一般认为,产品的供应来源大致可分为进口和国产产品,日本聚丙烯的供应结构以国产为主,进口为辅。

全球产能及进口供应

首先我们看一下全球聚丙烯产能,然后看一下聚丙烯进口量。截至2018年底,全球聚丙烯产能约为7532万吨,较2017年增长3.38%。其中,东北亚产能3171万吨,占比42%。 2018年,我国聚丙烯产能2244万吨,占东北亚地区的70.77%,约占全球总产能的30%。以中国为首的东北亚近期已成为全球聚丙烯产能扩张的主要地区,中国的煤制烯烃项目、炼化一体化项目、乙烯项目将成为主要生产来源。最近几年。受供应紧张和利润高企影响,聚丙烯行业利用率保持高位,2018年我国聚丙烯利用率约为93.26%。

从上图可以看出,2015-2016年我国聚丙烯进口量基本逐年下降。 2017年,由于部分回收材料的需求,聚丙烯市场转向新材料,需要进口供应来补充。并且进口量也有所增加。

聚丙烯去哪儿了?

下面我们就甲醇下游消费行业及区域分布进行介绍。 2018年,全球聚丙烯需求结构稳定,注塑、薄膜/片材、拉丝占主要比例,但在中国,拉丝、注塑(均聚物注塑、共聚物注塑)为主纤维。占据主要比例。与世界聚丙烯消费分布相比,我国国内聚丙烯消费分布仍凸显一定差异,这与我国聚丙烯及下游产品的发展历史有一定关系,但我国国内聚丙烯消费分布仍显出一定差异,聚丙烯消费趋势为悄然发生着变化,未来聚丙烯的结构也在逐渐发生变化。

各行业消费结构分析

据卓庄统计,从近五年的消费数据来看,均聚物注塑、共聚物注塑、透明材料、纺织材料等领域也看到了消费的精细化和应用化,领域不断发展。这一趋势得到了强劲扩张的支撑。从2018年的消费数据来看,拉丝占比仍位居第一,共聚注塑以23.14%位居第二,但这主要是在二、三季度,这是由于部分生产共聚设备的检修所致影响国内供应,但进口量持平,聚注塑因薄壁注塑消费强劲,同比增长1%左右,纺织材料消费基本在特种材料中,P管材消费下降较上年下降0.38%,主要是由于终端房地产领域的低迷,CPP和透明材料的消费比例明显上升,特别是透明材料的消费比例同比提高0.6%个百分点。共聚、薄壁注塑领域对聚丙烯产品的需求,随着消费升级和新产品应用领域不断扩大,中石化企业重点研发和生产中高档材料和特种材料。材料。正在增加。透明度预计将继续改善,虽然预计消费占比仍将下降,但由于新增产能持续释放,预计仍将保持高位。

各地区消费结构分析

从聚丙烯的区域消费结构来看,经济发达、经济保持较快增长的华东地区仍是最大的消费区域,约占中国大陆聚丙烯总消费量的31%。占煤炭产量的近30%。化学品供应仍供华东地区消费。

2018年,中国南方和北方的消费份额分别为25%和24%。华南地区工业水平较高,高端产品在全国占有重要地位,四川石化、云天化工、西北煤化工等新开工的部分产品供应。 已经完成。 2014年,大量资金涌入华南地区,华南地区整体消费仍处于高位。

塑料编织是华北地区主流,燕山石化是国内特种原料的重要基地,且从产品拓展来看,低端有优势,高端可拓展,因此原料聚丙烯的消费量会增加做。近年来材料也呈现出快速增长的趋势。

西南/华中地区和西北地区分别占11%和3%。受沿海地区市场饱和、国家环保政策限制、沿海地区劳动力成本上升等影响,大型工厂纷纷在西南、西北内陆设立分公司,从而带动了需求的增加。

东北地区是我国老工业基地,轻工制造业相对薄弱,东北地区PP制品产业主要依托大庆炼化、大庆石化、盘锦乙烯、大连有机等企业。华北、华东、华南地区较为单一,高端产品占比明显较低。

2018年,塑料纺织产品占聚丙烯消费量的31%,主要用于包装粮食、化肥、水泥、合成材料等大宗产品,但这些行业的产量增长有限。由于塑料编织制品等新型包装的需要,吨袋、散装、罐车和小包装塑料薄膜的使用量不断增加,消费量可能保持稳定或小幅增长。尽管BOPP行业本身产能过剩且利用率较低,但它仍然广泛用于包装食品、服装和其他物品,并且由于人均消费水平不断上升,预计需求将保持稳定。 PP管材主要受房地产行业放缓影响,预计下半年PP消费将保持稳定增长,但增速将放缓。透明、纺织、注塑(特别是共聚物注塑)领域都伴随着消费改善、医疗、食品、再生等利好,包括相关产品的替代利好、消费的扩大等。是期待。预计聚丙烯将继续快速增长。

塑料纺织行业淡季表现尚不明显,但相对而言,7-8月,酷暑会影响很多行业的生产,因此对编织袋的需求会减少,导致编织袋的需求量相对减少。 -季节。马苏。塑料纺织品生产季节。 10月至6月是相对繁忙的季节。但近年来市场需求疲软,旺季表现不那么明显,淡季上涨波动较小。

BOPP薄膜是重要的软包装材料,曾经是需求高增长和产能扩张快速并存的行业,如今已演变为产能过剩、利润微薄的行业。 BOPP主要用于包装,无论节假日和夏季的冷饮包装都有需求,而且全年BOPP的市场需求都比较旺盛。但我国BOPP行业供给持续增加,多年来市场已进入供过于求阶段,行业旺季特征逐渐减弱,整体形势变得低迷。注塑行业是我国聚丙烯消费的重要领域之一。

注塑产品主要应用于日用品、儿童玩具、旋转箱、托盘、汽车、洗衣机等领域。共聚物注塑下游应用广泛,随着汽车、家电等下游领域企业的扩张,对聚丙烯注塑件特别是嵌段共聚物的需求不断增加。

来源:扑克投资者

关注通化顺金融微信公众号(ths518)获取更多金融资讯


价格汇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