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制木头摆件,diy木艺
chanong
|文、图记者邓宁
精巧灵活的木制机器人、神秘的鲁班锁、有趣的摇马、古色古香的廊桥、极具设计天赋的木制摆件……34岁的林海峰用对木艺术的热爱和热情,给木头带来了新的生命。我注射了它。
一个温暖的秋日午后,记者走进林海峰位于同安区的家中。林海峰给自己留出了一个木制艺术空间,里面摆满了木勺、木盘、木凳等各种配件。地上还有一匹摇马。墙壁上挂满了剪刀、锯子等木工工具,整个空间都弥漫着淡淡的木头香味。 “木工是一项细致的工作,也是一项辛苦的工作,也很枯燥,没有耐心、不能吃苦的人是做不了这份工作的。”林海峰一边忙一边说道。
林海峰的父亲是一位老木匠,家里所有的家具都是他做的,以前村民在村里盖新房的时候,父亲都会帮他们做家具。林海峰从小就和父亲住在一起,由于热爱木工艺术,所以放学后的时间他都会思考要做什么。小时候,林先生的日常工作就是锯木、磨刨刀、锉锯、推刨、帮忙打孔,但他大概是从前年开始认真系统地做木工活的,我也开始学**了。
回忆起小时候跟着父亲学木工的经历,林海峰看着网上的视频,学**了手工刨、刨、侧刨、开榫的步骤,自学了,开始了学**木工的旅程。 “最重要的工序是抛光,产品做工是否精良,主要决定于细节,有无划痕、毛刺,摸起来是否湿润。”林海峰制作手工方凳。看似制作起来很简单,但其中包括基本的雕刻技术、表面处理、用砂纸打磨等十几个步骤,需要几个小时,你可以亲眼看到其中细微的变化。完美。林海峰说,这就是手工木工的乐趣。
“除了制作技术和工艺,我看重的是设计。”美术老师林海帆热爱设计,或许是因为他的职业。林海峰说,他最满意的作品是描绘厦门文化符号的木船装饰品。木船制作精良,船体上有精美的图案和浮雕,桅杆、桨、舵等设备齐全。
来源:厦门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