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钢材 > 建筑钢材 > 市场分析

日本引进的珍贵白草莓,堪称草莓届的劳斯莱斯

来源:网络整理 作者: wujiai
分享到
关注德勤钢铁网在线:
  • 扫描二维码

    关注√

    德勤钢铁网微信

在线咨询:
  • 扫描或点击关注德勤钢铁网在线客服

谁能想到,这则看似美妆香水广告的广告,其实是一家水果店的新品促销,躲过了冬樱桃的袭击,却逃不过春季“白草莓”的侵袭。

白草莓作为从日本引进的珍贵品种,被誉为草莓中的“劳斯莱斯”,凭借白中带粉的高颜值外观迅速走红,成为新的水果之王。既然是非凡之物,其价格自然也不便宜。

在日本,白草莓一颗售价约60元人民币,2014年在银座,100g的巨型白草莓被当做奢侈品出售,9颗草莓售价2.9万日元,相当于当时的1700元人民币。

相比之下,国产白草莓的门槛就“友好”得多,但市场均价普遍在百元每斤左右,让人钱包颤抖。

尽管如此,白草莓的粉丝数量还是不断增加,在明星、网红的日常照片中经常可以看到它们的身影。

透过现象看本质,一个有趣的发现是,我们似乎永远都在追逐“水果自由”的路上,从过时的网红牛油果,到落魄的樱桃,再到如今大热的白草莓,每次我们以为自己已经到达金字塔顶端的时候,又有一款水果恰好作为下一个目标出现,让人消费无止境。

没有什么做不到,只要你能想到。水果界的“凡尔赛宫”,有极其精妙的绝招。

01、网红水果的“C位”历史,总是被后来者推动着。

没有人可以永远善良,也没有花儿可以永远红。这种鄙视链也适用于水果市场。

新鲜的面孔永远最吸引人,牛油果的初代就是一个鲜活的例子。其实2005年牛油果刚进入中国的时候,还闹出了个天大的笑话。

在北京高档超市BHG的牛油果货架前,一位消费者仔细打量了许久,疑惑地问仓储员:“这是手榴弹吗?”

这个听起来像笑话的现实,曾被人们津津乐道,但是谁也没有想到,牛油果真的会像一颗爆炸过的手榴弹一样,出现爆发式的增长。

2010年,牛油果进口量不足2吨,但2017年进口量飙升至3.21万吨,增长1.6万多倍,单果价格在60元左右。

毫不夸张地说,每天有300万张牛油果的新照片被发布在网上。牛油果有着进口商品赋予的“轻奢”光环,很容易就被它推销出一种“高级”的生活方式。

ins风格牛油果照片

也有人提出质疑,认为牛油果“吃起来有臭鸡蛋和肥皂的味道,不香、不脆、不甜”。不过,这种“不合适”的声音很快就被反驳,理由是“没有用正确的方法打开”。

关于牛油果如何吃、营养价值的广告、微博、热文在社交网络上持续发酵,逐渐巩固了牛油果“健康灵丹妙药”的地位。

直到BBC和中国食品协会权威“科普帖”验证后,牛油果的地位才急转直下,牛油果引以为傲的不饱和脂肪酸被剥去外皮,好脂肪依然是脂肪,更何况单颗牛油果的脂肪含量就高达15.3%,比普通猪肉的脂肪含量还要高,是毋庸置疑的高热量食物。

已经降到原价的牛油果价格持续走低,如今在各大电商平台上,单个牛油果的售价都在6-10元一颗,地位早已今非昔比。

当时代抛弃牛油果连再见都没说出口,野心勃勃的樱桃迅速“后来居上”。当每公斤百多元的进口樱桃像黑珍珠一样堆放在精致的小盒子里时,每公斤79元、挤在旁边破旧泡沫箱里的烟台樱桃,还没尝到就落败了。

我们同根同源,命运却不同。其他应季水果一年有两三周很便宜,但樱桃不一样。从冬至到立春,价格壁垒比还要坚固。

“樱桃自由”因此被列入90后财务自由15个阶段之一,并在2019年频频登上热搜。据中央电视台财经频道报道,智利樱桃销量同比增长32倍以上,90%销往中国人。

就连各大购物平台也愿意降低身份,欢迎车厘子为会员加冕。不仅如此,车厘子旋风还席卷到了时尚界,人人呼声一片。车厘子已经成为彰显财力与品味的“硬通货”。

本以为寿命长的樱桃可以安然无恙,可谁曾想,世事竟变,年初的“樱桃阳性”消息,让樱桃从天堂跌入地狱,人人避之唯恐不及,樱桃的价格也不幸减半。

从降价的那一天起,曾经集美观与高端于一身的车厘子,就失去了代表资金实力的资格。

樱桃的衰落,给了“白草莓”崛起的大好机会。这种草莓并非白化红草莓,而是日本农工株式会社开发的新品种,以白色、晶莹的果肉为特征。由于产量低、栽培难度大,因此稀有珍贵,人气和价格自然水涨船高。

白草莓找到了大众的制高点,单是其品种就比普通人优越,有《小雪》、《天使的真实》、《雪兔》、《美白公主》等多款梦幻系列,其受欢迎也是水到渠成的结果。

虽然诡计总能赢得人心,但是,如果人们心甘情愿地落入陷阱,事情的性质又是另一回事。

02. 时尚周期瞬息万变,让你赔钱又伤身

你要跳进自己挖的坑,哪怕眼里含着泪水;你要赞美自己手上捧着的果实,哪怕鼓起勇气。

一位主播买了两盒“丹雪”白草莓,兴致勃勃地直播开箱测评。外观看上去和白草莓一样滑润如牛奶,但口感却出乎意料地一言难尽。微表情骗不了人,只能强行挽回面子:“虽然甜度稍淡,但香气很浓郁。”(闻起来香,吃起来不香有什么用)

随后,主播即兴示范如何拍“大片”,没想到白草莓脆弱得像白纸一样,稍有触碰就会留下明显的黄印,需要经过数次抚平表皮,才勉强经受住光线的照射,将大翻车场面演绎得惟妙惟肖。

无“滤镜”的白草莓

如果说上述只是炫耀失败,那么有些人却为此付出了“惨痛”的生理代价。在樱桃被以百年不遇的低价出售后,重庆的王女士5天吃了足足6斤,大便血便20余次后晕倒在厕所,被家人送往医院后,被诊断为“过量食用樱桃引发急性胃肠炎”。

和王女士有类似遭遇的人大有人在。限价令解除后,疯狂抢购一箱箱车厘子的工人们还未来得及感受喜悦,很快就陷入了各种不适:喉咙痛、流鼻血、口腔溃疡……经历着冰与火的极度痛苦与快乐。

水果产业的变化也给果农带来了冲击。据2017年的新闻报道,云南种植的首批200吨牛油果一上市就销售一空,引发了全国果农的热情。

然而,致富梦还没开始,他们就落入了诈骗团伙的圈套,来村里推销牛油果的骗子大肆渲染牛油果的前景,承诺以保价回购,还免费提供技术支持。

背后的目的就是为了骗取高昂的种苗成本,有些人干脆用假种苗来填补空缺,因为牛油果的品种多达100多个,不是内行很难分辨。

从另一个角度来说,牛油果对于环境和技术的要求极高,从种植到结果大概需要6-12年的时间,漫长而又劳累。

在云南、广东、广西等牛油果种植较为成熟的地方,当地政府不仅进行了大量的研究、投入了资金,还有专家随时指导。即便如此,依然面临着产出品质不稳定、价格波动等问题。普通人盲目跟风、孤军奋战的结果只能是死路一条。

果农遇到困难还可以放弃,但批发商、经销商却无法及时止损。众所周知,车厘子的运输分为空运和海运,而大多数人都选择海运。

为了精准调控价格,智利出口协会会通过多方调查预测中国市场上樱桃的库存量:当库存减少、价格上涨时,就允许发货;如果库存过多,就让船“在海上多漂几天”。

虽然经验丰富的交易商掌握着船期表和进口量数据,但预测船只何时抵达港口却是一场未知的赌博。

去年由于春节提前,海运樱桃第一批到港数量较少,导致价格与空运相差无几,不少做海运樱桃生意的批发商因此损失惨重,一无所有。

对于二线经销商来说,什么时候下手也是一个谜,如果别人200元拿货,你花300元,那么别人以29.9元一斤的价格卖,还能赚9元,你却只能亏本。

孙子说:“听到雷声不等于耳聪,看到日月不等于目明。”樱桃市场再繁荣,也抵挡不住参与者和变数的增多。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批发商透露,三四年前他一块车厘子能赚五百元到一百元,现在却降到了二三十元,降幅达四成到八成。再加上年初突如其来的检测阳性报告,大量囤积的车厘子都成了废品,哭都没地方哭。

随着网红水果的生命周期越来越短,人们已经不再关心其品质,而是更看重其作为“商品”所带来的高附加值。

03. 我喜欢一直打你脸,但幻想无法反映现实

在浮躁的社会氛围中,用消费来寻求身份认同是一种常态,而互联网无孔不入的信息轰炸又加剧了这种恶性循环。

我们的判断力越来越迟钝,认为任何被广泛传播的事物都是好事,我们愿意随波逐流,轻松缴纳智商税。

这直接导致网红水果的兴衰一颗车厘子多少钱,不再受市场规律驱动,而是完全人为的,就拿牛油果来说,它的火爆离不开“认知教育”。

先是给它一个改变命运的名字,让它从牛油果摇身一变成为如今时尚的“牛油果”,随后还有铺天盖地的营销,巧妙地改变概念,给它贴上改善便秘、补充叶酸、降低胆固醇等一系列功效的标签,就差说它“包治百病”了。

最终,在明星的助力、意见领袖的号召下,“狗粮”牛油果成功成为年轻一代的减肥利器和社交媒体发文的法宝。

超模米兰达代言牛油果

但早在2016年,就有大批专家指出牛油果并不健康,至于所宣扬的健康益处,跟人们日常食用的花生油并无二致。讽刺的是,这份理性分析在当时并未掀起波澜,很快便沉没了。

作为后起之秀,樱桃在竞争力上甚至比前辈还要出色。为了最大化发挥凡勃伦效应(价格越高,越受消费者欢迎),樱桃商家刻意炒作不同等级的“差异论”,强化“大小决定口感”的论调,3J肯定比J更大更好吃。价格差距拉大的同时,消费者层次也在无形中分化,一举两得。

从大类来看,樱桃就是樱桃,中国樱桃和中国产樱桃最核心的区别在于产地,以及进口樱桃和非进口樱桃的区分。在智利,樱桃并不贵,1磅约合人民币5元,但因为中国人的热情,价格“膨胀”,甚至一举改善了智利果农的生活。

历史总是以令人惊讶的方式重演。我们在水果方面犯的错误比我们想象的要多。回顾过去,猫山王榴莲、阳光玫瑰葡萄,甚至覆盆子都经历过短暂的巅峰时期。

2014年,规模种植的树莓价格由原来的十几元每斤跌至一元每斤。

面对无休止的炒作和宣传,大多数人的**惯依然是看势买进,结果一次又一次上当,却常常以“大环境”如此为借口。

与其半夜抢两元微信红包,与其在花呗上欠钱买699元的樱桃,与其每个月宁愿吃土也要获得人们的点赞,不如趁早醒悟。

朋友圈截图

用“水果”来树立形象完全是笑话,不管你买多少,买多贵,都无法真正跨越阶级壁垒,依然是那个“死在光明里”的隐形穷人。

归根结底,水果只是水果,仅此而已。

责任编辑:德勤钢铁网 标签:日本引进的珍贵白草莓,堪称草莓届的劳斯莱斯

热门搜索

相关文章

广告
德勤钢铁网 |市场分析

日本引进的珍贵白草莓,堪称草莓届的劳斯莱斯

wujiai

|

谁能想到,这则看似美妆香水广告的广告,其实是一家水果店的新品促销,躲过了冬樱桃的袭击,却逃不过春季“白草莓”的侵袭。

白草莓作为从日本引进的珍贵品种,被誉为草莓中的“劳斯莱斯”,凭借白中带粉的高颜值外观迅速走红,成为新的水果之王。既然是非凡之物,其价格自然也不便宜。

在日本,白草莓一颗售价约60元人民币,2014年在银座,100g的巨型白草莓被当做奢侈品出售,9颗草莓售价2.9万日元,相当于当时的1700元人民币。

相比之下,国产白草莓的门槛就“友好”得多,但市场均价普遍在百元每斤左右,让人钱包颤抖。

尽管如此,白草莓的粉丝数量还是不断增加,在明星、网红的日常照片中经常可以看到它们的身影。

透过现象看本质,一个有趣的发现是,我们似乎永远都在追逐“水果自由”的路上,从过时的网红牛油果,到落魄的樱桃,再到如今大热的白草莓,每次我们以为自己已经到达金字塔顶端的时候,又有一款水果恰好作为下一个目标出现,让人消费无止境。

没有什么做不到,只要你能想到。水果界的“凡尔赛宫”,有极其精妙的绝招。

01、网红水果的“C位”历史,总是被后来者推动着。

没有人可以永远善良,也没有花儿可以永远红。这种鄙视链也适用于水果市场。

新鲜的面孔永远最吸引人,牛油果的初代就是一个鲜活的例子。其实2005年牛油果刚进入中国的时候,还闹出了个天大的笑话。

在北京高档超市BHG的牛油果货架前,一位消费者仔细打量了许久,疑惑地问仓储员:“这是手榴弹吗?”

这个听起来像笑话的现实,曾被人们津津乐道,但是谁也没有想到,牛油果真的会像一颗爆炸过的手榴弹一样,出现爆发式的增长。

2010年,牛油果进口量不足2吨,但2017年进口量飙升至3.21万吨,增长1.6万多倍,单果价格在60元左右。

毫不夸张地说,每天有300万张牛油果的新照片被发布在网上。牛油果有着进口商品赋予的“轻奢”光环,很容易就被它推销出一种“高级”的生活方式。

ins风格牛油果照片

也有人提出质疑,认为牛油果“吃起来有臭鸡蛋和肥皂的味道,不香、不脆、不甜”。不过,这种“不合适”的声音很快就被反驳,理由是“没有用正确的方法打开”。

关于牛油果如何吃、营养价值的广告、微博、热文在社交网络上持续发酵,逐渐巩固了牛油果“健康灵丹妙药”的地位。

直到BBC和中国食品协会权威“科普帖”验证后,牛油果的地位才急转直下,牛油果引以为傲的不饱和脂肪酸被剥去外皮,好脂肪依然是脂肪,更何况单颗牛油果的脂肪含量就高达15.3%,比普通猪肉的脂肪含量还要高,是毋庸置疑的高热量食物。

已经降到原价的牛油果价格持续走低,如今在各大电商平台上,单个牛油果的售价都在6-10元一颗,地位早已今非昔比。

当时代抛弃牛油果连再见都没说出口,野心勃勃的樱桃迅速“后来居上”。当每公斤百多元的进口樱桃像黑珍珠一样堆放在精致的小盒子里时,每公斤79元、挤在旁边破旧泡沫箱里的烟台樱桃,还没尝到就落败了。

我们同根同源,命运却不同。其他应季水果一年有两三周很便宜,但樱桃不一样。从冬至到立春,价格壁垒比还要坚固。

“樱桃自由”因此被列入90后财务自由15个阶段之一,并在2019年频频登上热搜。据中央电视台财经频道报道,智利樱桃销量同比增长32倍以上,90%销往中国人。

就连各大购物平台也愿意降低身份,欢迎车厘子为会员加冕。不仅如此,车厘子旋风还席卷到了时尚界,人人呼声一片。车厘子已经成为彰显财力与品味的“硬通货”。

本以为寿命长的樱桃可以安然无恙,可谁曾想,世事竟变,年初的“樱桃阳性”消息,让樱桃从天堂跌入地狱,人人避之唯恐不及,樱桃的价格也不幸减半。

从降价的那一天起,曾经集美观与高端于一身的车厘子,就失去了代表资金实力的资格。

樱桃的衰落,给了“白草莓”崛起的大好机会。这种草莓并非白化红草莓,而是日本农工株式会社开发的新品种,以白色、晶莹的果肉为特征。由于产量低、栽培难度大,因此稀有珍贵,人气和价格自然水涨船高。

白草莓找到了大众的制高点,单是其品种就比普通人优越,有《小雪》、《天使的真实》、《雪兔》、《美白公主》等多款梦幻系列,其受欢迎也是水到渠成的结果。

虽然诡计总能赢得人心,但是,如果人们心甘情愿地落入陷阱,事情的性质又是另一回事。

02. 时尚周期瞬息万变,让你赔钱又伤身

你要跳进自己挖的坑,哪怕眼里含着泪水;你要赞美自己手上捧着的果实,哪怕鼓起勇气。

一位主播买了两盒“丹雪”白草莓,兴致勃勃地直播开箱测评。外观看上去和白草莓一样滑润如牛奶,但口感却出乎意料地一言难尽。微表情骗不了人,只能强行挽回面子:“虽然甜度稍淡,但香气很浓郁。”(闻起来香,吃起来不香有什么用)

随后,主播即兴示范如何拍“大片”,没想到白草莓脆弱得像白纸一样,稍有触碰就会留下明显的黄印,需要经过数次抚平表皮,才勉强经受住光线的照射,将大翻车场面演绎得惟妙惟肖。

无“滤镜”的白草莓

如果说上述只是炫耀失败,那么有些人却为此付出了“惨痛”的生理代价。在樱桃被以百年不遇的低价出售后,重庆的王女士5天吃了足足6斤,大便血便20余次后晕倒在厕所,被家人送往医院后,被诊断为“过量食用樱桃引发急性胃肠炎”。

和王女士有类似遭遇的人大有人在。限价令解除后,疯狂抢购一箱箱车厘子的工人们还未来得及感受喜悦,很快就陷入了各种不适:喉咙痛、流鼻血、口腔溃疡……经历着冰与火的极度痛苦与快乐。

水果产业的变化也给果农带来了冲击。据2017年的新闻报道,云南种植的首批200吨牛油果一上市就销售一空,引发了全国果农的热情。

然而,致富梦还没开始,他们就落入了诈骗团伙的圈套,来村里推销牛油果的骗子大肆渲染牛油果的前景,承诺以保价回购,还免费提供技术支持。

背后的目的就是为了骗取高昂的种苗成本,有些人干脆用假种苗来填补空缺,因为牛油果的品种多达100多个,不是内行很难分辨。

从另一个角度来说,牛油果对于环境和技术的要求极高,从种植到结果大概需要6-12年的时间,漫长而又劳累。

在云南、广东、广西等牛油果种植较为成熟的地方,当地政府不仅进行了大量的研究、投入了资金,还有专家随时指导。即便如此,依然面临着产出品质不稳定、价格波动等问题。普通人盲目跟风、孤军奋战的结果只能是死路一条。

果农遇到困难还可以放弃,但批发商、经销商却无法及时止损。众所周知,车厘子的运输分为空运和海运,而大多数人都选择海运。

为了精准调控价格,智利出口协会会通过多方调查预测中国市场上樱桃的库存量:当库存减少、价格上涨时,就允许发货;如果库存过多,就让船“在海上多漂几天”。

虽然经验丰富的交易商掌握着船期表和进口量数据,但预测船只何时抵达港口却是一场未知的赌博。

去年由于春节提前,海运樱桃第一批到港数量较少,导致价格与空运相差无几,不少做海运樱桃生意的批发商因此损失惨重,一无所有。

对于二线经销商来说,什么时候下手也是一个谜,如果别人200元拿货,你花300元,那么别人以29.9元一斤的价格卖,还能赚9元,你却只能亏本。

孙子说:“听到雷声不等于耳聪,看到日月不等于目明。”樱桃市场再繁荣,也抵挡不住参与者和变数的增多。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批发商透露,三四年前他一块车厘子能赚五百元到一百元,现在却降到了二三十元,降幅达四成到八成。再加上年初突如其来的检测阳性报告,大量囤积的车厘子都成了废品,哭都没地方哭。

随着网红水果的生命周期越来越短,人们已经不再关心其品质,而是更看重其作为“商品”所带来的高附加值。

03. 我喜欢一直打你脸,但幻想无法反映现实

在浮躁的社会氛围中,用消费来寻求身份认同是一种常态,而互联网无孔不入的信息轰炸又加剧了这种恶性循环。

我们的判断力越来越迟钝,认为任何被广泛传播的事物都是好事,我们愿意随波逐流,轻松缴纳智商税。

这直接导致网红水果的兴衰一颗车厘子多少钱,不再受市场规律驱动,而是完全人为的,就拿牛油果来说,它的火爆离不开“认知教育”。

先是给它一个改变命运的名字,让它从牛油果摇身一变成为如今时尚的“牛油果”,随后还有铺天盖地的营销,巧妙地改变概念,给它贴上改善便秘、补充叶酸、降低胆固醇等一系列功效的标签,就差说它“包治百病”了。

最终,在明星的助力、意见领袖的号召下,“狗粮”牛油果成功成为年轻一代的减肥利器和社交媒体发文的法宝。

超模米兰达代言牛油果

但早在2016年,就有大批专家指出牛油果并不健康,至于所宣扬的健康益处,跟人们日常食用的花生油并无二致。讽刺的是,这份理性分析在当时并未掀起波澜,很快便沉没了。

作为后起之秀,樱桃在竞争力上甚至比前辈还要出色。为了最大化发挥凡勃伦效应(价格越高,越受消费者欢迎),樱桃商家刻意炒作不同等级的“差异论”,强化“大小决定口感”的论调,3J肯定比J更大更好吃。价格差距拉大的同时,消费者层次也在无形中分化,一举两得。

从大类来看,樱桃就是樱桃,中国樱桃和中国产樱桃最核心的区别在于产地,以及进口樱桃和非进口樱桃的区分。在智利,樱桃并不贵,1磅约合人民币5元,但因为中国人的热情,价格“膨胀”,甚至一举改善了智利果农的生活。

历史总是以令人惊讶的方式重演。我们在水果方面犯的错误比我们想象的要多。回顾过去,猫山王榴莲、阳光玫瑰葡萄,甚至覆盆子都经历过短暂的巅峰时期。

2014年,规模种植的树莓价格由原来的十几元每斤跌至一元每斤。

面对无休止的炒作和宣传,大多数人的**惯依然是看势买进,结果一次又一次上当,却常常以“大环境”如此为借口。

与其半夜抢两元微信红包,与其在花呗上欠钱买699元的樱桃,与其每个月宁愿吃土也要获得人们的点赞,不如趁早醒悟。

朋友圈截图

用“水果”来树立形象完全是笑话,不管你买多少,买多贵,都无法真正跨越阶级壁垒,依然是那个“死在光明里”的隐形穷人。

归根结底,水果只是水果,仅此而已。


市场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