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部分企业节水有妙招:改进技术、打造工程、创新管理
wujiai
|在水资源短缺的今天,工业企业节水是必要且紧迫的。安装节水设备、修建水库、利用凝结水……记者近日走访发现,长沙一些企业巧施妙招,改进节水技术、建设节水项目、创新节水管理,用水量逐年减少,水重复利用率不断提高。
湖南九点制药有限公司厂区内的水管悬空。
走进位于浏阳经济开发区的湖南九点药业有限公司厂区,架设在空中的水管纵横交错,源源不断地输送生产用水。“2001年建厂时,水管埋在地下,漏水情况不明,即使及时发现漏水,也很难找到漏水点,一旦找到漏水点,还得挖开地面,很麻烦,费钱费力。”九点药业有限公司设备管理部部长荀小勇介绍。2017年,公司对自来水管网进行升级改造,将自来水管道全部架空埋入地下。这样,漏水容易发现,抢修管道也方便。
九点药业一期主要生产制剂,耗水量较大。厂房内设有全厂循环水系统,各点冷却水自动回流至全厂循环水池。车间纯水间一级浓水收集于循环水池,二级浓水回流至原水箱。日自来水用量约45吨,浓水收集后可节省30吨,大大减少了自来水进水量。
盐金铺食品有限公司魔芋二车间冷回收系统
不远处,盐金堡子食品有限公司(简称盐金堡子)今年3月将魔芋三车间无菌水回收系统投入使用。“以前进来的自来水都是用来冷却产品的,但冷却后就浪费了,现在收集起来,回收冷却后,再用来冷却下一批产品。”盐金堡子设备经理康凯介绍,今年以来,公司新增3套相关节水设备,每天可节水50吨。“一套系统大概要12.5万元,一年就能收回成本,非常划算。”康凯给记者算了一笔账。
今年8月底,盐津堡子再生水回用项目一期投入使用,将工厂部分生活污水、工业污水集中处理后转化为再生水,用于冲厕所、擦地、浇灌绿化等。“一个厕所一天可以节省15吨自来水,如果这个项目全部实施,用合格的污水处理水冲厕所,每年可以为工厂节水5400多吨。”康凯说。该公司能源动力部部长易浩熙介绍,盐津堡子浏阳总部已完成22项节能节水项目,年节约成本439万元。
山河工业城设立的挖掘机油箱检漏及水质检测池。
走进长沙经开区山河智能产业城大门,一个长约100米的巨型水池映入眼帘。“这里收集的水全部是雨水,最大蓄水量可达10万立方米。”山河智能装备部总监李民强介绍,这个水池不仅可以作为景观水池,还可以对大型机械产品进行水下测试。同时,雨水还可用于绿化、清洁地面,每年至少可节省4万吨自来水。
山河工业城每年用水60万吨,其中80%以上用于生产,包括清洗设备和生产工艺设备。如何在生产过程中有效利用水资源?公司想出了很多办法。车间的挖掘机油箱检漏工艺线上,设置了数个1.2mx1.2m的试验水池,生产出来的油箱会放入水中检查是否密封,经过多次使用后的浑浊污水会流入车间外的水处理设备,处理后达标的中水会流入试验水池循环使用。
在蓝思科技朗里工厂,洗衣机溢流水回用项目于今年2月启动。“这个项目可以把四个工厂部分工序后排放的废水收集起来,送至前端生产工序使用。”蓝思科技节能减排工程师彭湃说,自整个工厂投入使用以来,3年来长沙市水价,平均每年用水量下降10%。
工业生产耗水量大,采取节水措施,既能减轻水资源压力,也能降低企业用水成本。近年来,长沙牢固树立节水减排理念,深入开展工业节水行动,加强全过程管理,加大技术改造力度,提高用水效率和效益。2022年,全市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17.61立方米,用水效率全省最高,为高质量发展贡献“点滴”。
2022年,长沙市工业和信息化局、长沙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长沙市水利局等单位指导100家列入年度计划的企业开展审核,大力推广企业高效冷却、循环水等节水工艺和技术,鼓励企业进行节水技术改造,推广节水新技术、新产品。2022年,浏阳经济开发区被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部评为园区节水领军企业,长沙惠科光电有限公司等7家单位被评为湖南省节水领军企业,1家单位被评为省级节水标杆企业,2家单位被评为省级节水企业。
今年,长沙将完善供水用水计量系统和在线监测系统,加强生产用水管理。大力推广高效冷却、循环用水等节水工艺和技术,实施节水管理和转型升级,采取差别水价并设立节水标杆,推动高耗水企业加强废水深度处理和达标回用,持续开展节水型企业创建工作。严控高耗水项目新建、改扩建,推动高耗水企业向水资源条件允许的工业园区集中。对使用列入淘汰名录的工艺、技术和设备的项目,不予核发取水许可;对未按时淘汰的,将依法严肃查处。
此外,加强工业用水效率示范引领,创建一批节水型企业和园区,评选一批节水标杆企业和园区,申报一批国家级用水效率领军企业;积极推进工业废水回收利用试点工作,创建一批工业废水回收利用试点企业和园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