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避免买基金被套?远离垃圾基金是关键
wujiai
|其实,一般来说,买基金被套的原因只有两种,一是买错了基金,二是投资者自身的操作不当。
俗话说,选择比努力更重要。选错了基金,就只能眼睁睁看着净值曲线一路下跌,根本无望脱困。所以避免被套牢的第一步,就是远离那些“垃圾”基金。
那么如何避免“垃圾”基金呢?
第一,不要购买长期处于排名垫底的基金。
如果一只基金历史表现很好,某个阶段表现不好,完全正常。人都会犯错,基金也会波动。但如果一只基金一直表现不好,不能用偶然失误来解释。要么是它的投资团队有问题,要么是基金管理公司或产品设计有问题。
二、不要买短期暴涨的网红基金
市场短期波动难测,总有板块会大涨,短期暴涨后热度大涨,各大平台都会在首页推荐,这时候一定要保持冷静,一般来说,短期暴涨后,仓位已经很高了,赚了不少钱的人,都想着卖掉筹码,如果没有深入的研究支撑,最好不要接手,可能拿不到肉,也可能打断几颗牙。
尤其是钢铁、煤炭等周期性主题较强的基金,最近几天的行情犹如珠穆朗玛峰般,如果在市场极其火爆的时候买入,短时间内很难收回本金。
所以,越是短期暴涨,越是“坑”,如果不想踩雷,最好的策略就是不懂就不要做,保持理性。
三、不要买牛市发行的新基金
牛市的时候,市场火爆,大家都想在股市赚钱,基金公司会拼命的推出新基金,赚管理费,但是牛市火爆的时候,市场已经涨到很高的位置了。
该涨的板块都涨了,该涨的股票都涨了,该涨的基金都涨了,就等着最后的韭菜来接盘,你一买,还没赚到多少钱,大盘就开始暴跌,以前基金推出的时候炒得那么好,现在什么都没有了。
只要你买,基金公司就赚钱基金买卖网,你赚不赚钱跟他们没关系,所以牛市发基金是个陷阱,千万不要冲动买。
四、新基金经理应避免
主动型基金的业绩完全由基金经理决定,刚上任的新秀各方面都不成熟,个人能力需要考验,其实投资市场很残酷,能赚钱的人没几个。
很少有天赋异禀的选手一出道就达到巅峰,不要当实验品,不要用自己的钱做实验。
基金是会亏钱的,亏钱很不舒服,所以选择基金一定要选择经验丰富、业绩优秀的“老鸟”。近两年基金很火爆,很多基金公司疯狂推出产品,新手也纷纷上任,大家一定要保护好自己的钱包,多加小心。
此外,除了基金的原因外,投资者自身的操作才是真正影响基金收益的关键。
1. 错误的进入时机
每当股市上涨,形势一片大好,基金赚钱效应明显,大家都争相买基金,就连广场舞的大妈们也加入到基金投资的行列中。
国内股市牛市短熊市长,当你满怀信心进入基金市场时,恰好赶上股市下跌的开始,眼看买的基金跌了10%,你慌忙卖出亏损股走人,发誓再也不买基金了!
举个例子:过去10年,股市经历了牛市,2014年、2015年大盘冲到5000点,很多人一拥而上,你不想当韭菜,谁愿意当?
你总是在市场达到顶峰并开始回调后才入市,以为你会开始赚钱,牛市要来了。当别人赚钱时,你会羡慕他们,然后什么都不顾地跳进去。
2.频繁操作,不断买入卖出
人们在购买基金时,并不准备长期持有,把基金当成股票来炒,喜欢追涨杀跌,波浪式交易,缺乏耐心和冷静。
以股票基金为例,申购费率一般不低于0.15%,如果持有期不足7天,赎回费率一般为1.5%,如果短期内频繁操作,会花很多手续费,却赚不到钱。
有人可能会觉得,只要我的收入超过这个比例就可以了,但是我们的时间成本怎么办,来回的路费怎么办,下次买的时候怎么办?
有些人一开始是做长线投资,后来就转做短线投资,甚至追逐涨跌。一周有五天,你一天买入,第二天确认,一天卖出,第二天确认,一周就过去了。
3. 顺势购买基金
很多新手看到一些第三方平台展示的基金近三个月涨了多少,就觉得这个基金不错,没有任何分析,结果买了之后就一直跌,这也是为什么买了某个平台推荐的基金却不赚钱的原因。
另一种跟风操作方式是看到邻居、同事或者朋友买基金赚钱,于是也跃跃欲试想要买入这只基金,经过一系列激进的操作,很容易就买在了山顶上。
如果你顺势买基金,那一定是热门基金,肯定会有比较大的波动,而且很容易买到山顶。
那么如何才能购买基金而不被套牢呢?
其实很简单,首先要便宜买入,最好在市场整体被低估的时候大手笔买入基金,不要等到市场热情高涨,市场涨到很高的时候才买基金。不要追热门基金,那种年赚100%、投资非常集中的基金,跌了也会很吓人。然后分批建仓,千万不要all in,给自己留空间。最后选择优质基金,要么是被低估的指数基金,要么是优秀的主动管理型基金。
确实,站在这个特殊的时间点,投资者的心情肯定很不好受,尤其是2021年开始募资的投资者,在新年前后面临着冰与火两个极端,如今更是自嘲是“00后”。
投资者知道不追涨、卖跌,但真正在买卖前关注时间节点收益率情况的还是少数,基金买的不是上涨的趋势,而是买入和卖出之间能得到的投资收益。
投资理财是个长期的事情,跟对基金经理就想一夜暴富是不现实的,还是要学会做长远的规划。
(文章由长盛基金、南方基金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