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业科学院:自主研发的非洲猪瘟疫苗取得阶段性成果
wujiai
|目前,非洲猪瘟疫苗创制已取得五大进展:一是分离出我国首株非洲猪瘟病毒非洲猪瘟最新进展,建立了病毒细胞分离培养体系和动物感染模型,对其传染性、致病性、传播能力等生物学特性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研究,揭示了我国非洲猪瘟流行毒株的基因组特征和进化关系。二是创制了非洲猪瘟候选疫苗。实验室阶段研究表明,其中2株候选疫苗株具有良好的生物安全性和免疫保护效果。三是2株候选疫苗株在体内外均具有较强的遗传稳定性。2株候选疫苗株在体外原代细胞连续传代,其生物学特性和基因组序列均未发生明显变化,在猪体内连续传代后未发现明显毒力回复。四是明确了最小保护性接种剂量,证明大剂量、重复剂量接种是安全的。 五是临床前中试产品工艺研究初步完成。目前已建立两种候选疫苗生产种子库,初步完成疫苗生产种子批纯度及外源病毒检测,初步优化候选疫苗细胞培养和冻干工艺。
非洲猪瘟疫情发生后,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疫情防控科研攻关。按照农业农村部党组的统一部署,中国农业科学院把非洲猪瘟防控作为服务国家战略需求的重大科研任务,聚集优势资源,立即成立非洲猪瘟防控科技攻关项目组,以哈尔滨兽医研究所、兰州兽医研究所、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上海兽医研究所、兰州畜牧兽药研究所、饲料研究所等为成员单位,集中精干力量组成攻关团队,并通过科技创新项目资金给予稳定支持,以疫苗研发为重点,夜以继日,就疫苗、免疫机制、诊断检测、消毒及病虫害防治技术等开展紧急联合科研攻关。
目前,中国农业科学院非洲猪瘟防控科技攻关项目组已完成非洲猪瘟病毒全基因组测定,克隆表达相关基因,构建模式动物及猪源天然免疫和炎症反应信号通路,筛选出多个天然免疫抑制病毒基因,并在免疫机制、诊断检测、消毒及病虫害防治技术产品开发等方面完成了部分基因免疫抑制机制研究;研制出检测速度快、灵敏度和特异性高、稳定性好的病毒核酸及抗原快速检测试剂盒;采集拉合尔钝缘蜱、硬蜱、草原革蜱等12种蜱,开展人工养殖和生活史观察,筛选出快速消毒化学药物新剂型和植物源杀虫剂有效剂型;筛选出复方季铵盐消毒剂配方,并完成中试生产研究。
下一步,中国农业科学院将在疫苗实验室研究进展的基础上,加快推进中试、临床试验和疫苗生产的各项研究工作,尽快完成免疫机制、诊断检测、消毒及病虫害防治技术等研究工作,为国家和行业需求提供及时、有效、有力的科技支撑。(记者 李丽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