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钢材 > 建筑钢材 > 市场分析

新股不败神话破灭,未来 20%破发率或成常态?

来源:网络整理 作者: wujiai
分享到
关注德勤钢铁网在线:
  • 扫描二维码

    关注√

    德勤钢铁网微信

在线咨询:
  • 扫描或点击关注德勤钢铁网在线客服

对此,笔者认为,从目前的盈亏平衡率数据来看,未来20%的盈亏平衡率是否会成为A股市场的常态还存在不确定性,但可以肯定的是,新股无敌的神话已经成为过去,未来“新股投资”也将是一种风险投资。

据东方财富网统计,截至今年12月1日,沪深交易所共计上市新股440只,其中上市首日破发发行价的新股有10只,破发率为2.3%;此外,425只新股中(不含15只上市未满十天的新股),上市十天内破发发行价的新股有23只新股破发,破发率为5.4%。

从单月来看,今年新股首日破发率最高的是10月份,上市的32只新股中,有7只首日破发,破发率为22%;11月份,上市的33只新股中,有3只首日破发,破发率为9%。今年1-9月,新股首日破发率为0。

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我国A股市场新股整体抑价率并不高。但正如王正志所言,“从A股市场改革进程来看,市场化发行会带来买卖双方的激烈竞争,最终达到买卖双方总体均衡定价。因此,我们必须接受新股不败的局面已经成为过去。”

笔者认为,注册制下新股发行的市场化自律机制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新股价格下跌将是新的发展阶段的新常态。

一方面,随着全市场注册制改革的稳步推进,新股供求关系得到根本改善,市场化定价机制发挥更大作用,这不仅会大大压缩新股的无风险套利空间,也将重塑投资者对新股的预期。

注册制下,随着新股发行定价不断优化,一二级市场价差越来越小,新股价格表现日趋分化,跌停现象愈发普遍。投资者不能再盲目买入新股,而必须考虑个股是否具备投资价值,在扎实的基本面研究基础上进行投资决策。这也将重塑投资者对新股的预期和投资理念。

另一方面,新股价格下跌对机构的定价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长期来看,定价能力强的机构将更加受到市场的青睐,也有利于打造核心竞争力。

目前,在注册制改革不断深化的背景下,机构的定价能力面临市场的考验,尤其是在新股破发的新常态下,如何给新股定价也是投行研究能力和专业能力的重要体现。相应地,投行的定价能力也关乎其话语权和影响力,会影响到证券投行在新股市场的竞争力。因此,机构需要基于自身专业的研究和判断提出更精准的定价方案,少点“套路”,多点“研究”。

过往皆为序章,新股无敌神话已成为过去,未来新股发行市场将在全市场博弈中更精准地体现新股价值。(安宁)

责任编辑:德勤钢铁网 标签:新股不败神话破灭,未来 20%破发率或成常态?

热门搜索

相关文章

广告
德勤钢铁网 |市场分析

新股不败神话破灭,未来 20%破发率或成常态?

wujiai

|

对此,笔者认为,从目前的盈亏平衡率数据来看,未来20%的盈亏平衡率是否会成为A股市场的常态还存在不确定性,但可以肯定的是,新股无敌的神话已经成为过去,未来“新股投资”也将是一种风险投资。

据东方财富网统计,截至今年12月1日,沪深交易所共计上市新股440只,其中上市首日破发发行价的新股有10只,破发率为2.3%;此外,425只新股中(不含15只上市未满十天的新股),上市十天内破发发行价的新股有23只新股破发,破发率为5.4%。

从单月来看,今年新股首日破发率最高的是10月份,上市的32只新股中,有7只首日破发,破发率为22%;11月份,上市的33只新股中,有3只首日破发,破发率为9%。今年1-9月,新股首日破发率为0。

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我国A股市场新股整体抑价率并不高。但正如王正志所言,“从A股市场改革进程来看,市场化发行会带来买卖双方的激烈竞争,最终达到买卖双方总体均衡定价。因此,我们必须接受新股不败的局面已经成为过去。”

笔者认为,注册制下新股发行的市场化自律机制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新股价格下跌将是新的发展阶段的新常态。

一方面,随着全市场注册制改革的稳步推进,新股供求关系得到根本改善,市场化定价机制发挥更大作用,这不仅会大大压缩新股的无风险套利空间,也将重塑投资者对新股的预期。

注册制下,随着新股发行定价不断优化,一二级市场价差越来越小,新股价格表现日趋分化,跌停现象愈发普遍。投资者不能再盲目买入新股,而必须考虑个股是否具备投资价值,在扎实的基本面研究基础上进行投资决策。这也将重塑投资者对新股的预期和投资理念。

另一方面,新股价格下跌对机构的定价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长期来看,定价能力强的机构将更加受到市场的青睐,也有利于打造核心竞争力。

目前,在注册制改革不断深化的背景下,机构的定价能力面临市场的考验,尤其是在新股破发的新常态下,如何给新股定价也是投行研究能力和专业能力的重要体现。相应地,投行的定价能力也关乎其话语权和影响力,会影响到证券投行在新股市场的竞争力。因此,机构需要基于自身专业的研究和判断提出更精准的定价方案,少点“套路”,多点“研究”。

过往皆为序章,新股无敌神话已成为过去,未来新股发行市场将在全市场博弈中更精准地体现新股价值。(安宁)


市场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