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钢材 > 建筑钢材 > 市场分析

稀土概念股有哪些?解析稀土上市公司龙头企业,把握未来投资机会

来源:网络整理 作者: wujiai
分享到
关注德勤钢铁网在线:
  • 扫描二维码

    关注√

    德勤钢铁网微信

在线咨询:
  • 扫描或点击关注德勤钢铁网在线客服

展望未来,新能源属性的持续增强,正在赋予稀土需求端更高的增长空间。

未来几年,全球范围内很可能出现“稀土荒”。

今年8月5日,韩国政府召开第42次紧急经济中央对策本部会议,相关部门在会上联合发布《稀有金属产业发展对策2.0》,决定将核心稀有金属平均储备量翻一番,以确保100天的使用量,到2025年还将发掘和培育100强核心稀有金属企业。

2020年4月份开始,稀土开启新一轮涨价潮,持续时间明显长于以往,同时涨幅基本仅次于2010-2011年,氧化镨钕、氧化铽、氧化铽价格均出现大幅上涨。

需求增加是本轮稀土涨价的核心驱动力。从某种意义上讲,目前对稀土存在一个核心的认知缺口。过去市场认为稀土行业周期波动性强、可预测性差,但现在稀土供需格局正在悄然重塑,中长期行业景气度有望持续改善。

需求增加,供应受限

稀土是包括15种镧系元素和钪、钇等17种金属元素的统称。由于稀土在光、磁、电等方面具有十分优异的物理性质,且难以取代,可以与其他材料组合形成性能优异、种类多样的新材料,从而大大提高下游产品的质量和性能。因此,稀土又被称为“现代工业的维生素”,目前广泛应用于冶金、军事和各种高科技领域。

稀土应用领域十分广泛,包括稀土永磁、稀土抛光、稀土催化、稀土储氢等,其中稀土永磁(核心产品为钕铁硼)是最大的下游,稀土消费量占到总稀土消费量的57%。由于单价较高,稀土永磁贡献了全部稀土产品产值的85%以上。

在碳中和时代,受益于新能源汽车、风电、变频空调等领域需求的充分释放,钕铁硼需求大幅增长,拉动稀土使用量。据测算,2020年至2025年,钕铁硼需求年复合增长率将由之前的11%提升至20%,稀土需求年复合增长率将由7.26%提升至12%。

供给端,全球稀土供应高度集中,中国占据全球40%的稀土储量和60%的精矿产量,位居全球第一。

据美国地质调查局数据,2020年全球已探明稀土储量约1.2亿吨,其中中国储量4400万吨,约占全球36.7%,居世界第一。其他储量较为丰富的国家还有越南(18.3%)、巴西(17.5%)、俄罗斯(10%)等。凭借资源优势,我国也成为全球最大的稀土精矿生产国。2020年全球稀土精矿产量约24万吨REO,中国产量达到14万吨REO,占比58%,同样居世界第一。

中国当前越来越重视稀土的战略价值,近年来出台一系列政策文件整顿、规范稀土行业,供应约束进一步加强。

从2006年起,我国每年都会下达稀土开采总量控制目标,2020年的目标限额为14万吨,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低于或超过该目标生产。另外,我国冶炼分离产能也实行总量控制,新增产能须经批准。

此前,未经政府批准非法开采的黑色稀土是稀土市场的重要供给来源。据相关统计,2013年至2016年,中国黑色稀土产量约为4万至5万吨,约占合法开采量的一半,给稀土供给端造成了极大扰动。如今,黑色稀土已基本退出历史舞台。

今年1月,工信部发布《稀土管理条例(征求意见稿)》,进一步明确稀土投资项目审批制度、配额总量管理、违法行为处罚等。6月11日,国务院将《稀土管理条例》作为2021年制定、修订的行政法规列入立法工作计划;7月8日,工信部副部长在工业和信息化系统产业政策法规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上表示,将推动《稀土管理条例》尽快出台。

澳大利亚莱纳斯稀土公司位于马来西亚东海岸关丹,是全球最大的稀土冶炼厂,价值超过10亿澳元,也是中国以外最大的稀土供应基地。受新冠疫情影响,当地劳动力和原材料运输受到影响,对公司生产造成很大影响。在优先保证氧化镨钕供应的前提下,公司氧化镨钕产能利用率预计维持在70%。公司三季度矿产总产量由二季度的3778吨下滑至3166吨,其中氧化镨钕产量由二季度的1393吨下滑至1255吨REO,市场供应量下滑138吨,环比减少10%,同比减少6%。

需求在增加,但中国作为全球第一大国,已逐步控制稀土供应,加之疫情也制约了海外产能的释放,因此市场景气度或将长期维持高位。

产业链机会

除了储量,中国在稀土冶炼分离产量上也拥有绝对垄断地位稀土股票,约占全球90%。据安泰科数据,2019年全球稀土冶炼分离产品产量合计约17.6万吨(REO当量),其中中国产量约15.5万吨,占比88.2%。

稀土产业链包括上游稀土资源开采、中游稀土材料制备、下游应用三个环节。

资源类标的将最大程度受益于价格上涨带来的业绩弹性,行业龙头则有望享受到价格上涨和生产配额扩大带来的数量和价格双重效益。

2014年,工信部牵头组建“1+5”大型稀土集团方案获国务院批准,明确提出以宝钢集团、中国五矿、中国铝业、赣州稀土、广东稀土、厦门钨业为牵头,进一步推进兼并重组,组建大型稀土企业集团。到2016年,组建六大稀土集团。目前,我国稀土开采、分离、冶炼的总量控制指标全部集中在六大稀土集团身上。

北方稀土是全球最大的轻稀土产品供应商,公司控股股东宝钢集团拥有白云鄂博矿的独家采矿权,该矿稀土氧化物储量达3500万吨,占全国储量的80%以上。北方稀土从关联企业宝钢股份采购稀土精矿,依托集团资源优势,确保原料充足,成本优势突出。

过去磁性材料行业集中度较低,过度竞争抑制了行业内企业的盈利能力。经过前几年的清退,行业格局明显优化,龙头企业集中度明显提升。目前,随着新能源带动钕铁硼需求大幅增长,磁性材料行业进入以龙头企业为主导的新一轮产能扩张周期。

金力永磁是国内最大的高性能钕铁硼永磁材料制造商,在风力发电、节能变频空调、新能源汽车及汽车零部件等领域具有领先优势,并在上述领域拥有较高的市场占有率。

以新能源汽车为例,JLM是特斯拉、比亚迪、联合汽车等新能源汽车驱动电机磁钢供应商,上汽、蔚来、理想汽车均为终端用户。公司还是大众集团MEB纯电动平台项目稀土永磁材料供应商,通用汽车BEV3全球电动车平台稀土永磁材料指定供应商。2020年,JLM新能源汽车驱动电机磁钢产品出货量可用于组装约45万辆新能源乘用车,市场占有率为14%-15%。

展望后市,新能源属性的持续增强正赋予稀土需求更高的增长空间,而国内总量指标调控政策对供给形成制约,稀土行业供需结构有望持续改善,行业想象空间被打开。

以上就是2021年稀土概念股排行榜及稀土上市公司龙头分析的全部内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责任编辑:德勤钢铁网 标签:稀土概念股有哪些?解析稀土上市公司龙头企业,把握未来投资机会

热门搜索

相关文章

广告
德勤钢铁网 |市场分析

稀土概念股有哪些?解析稀土上市公司龙头企业,把握未来投资机会

wujiai

|

展望未来,新能源属性的持续增强,正在赋予稀土需求端更高的增长空间。

未来几年,全球范围内很可能出现“稀土荒”。

今年8月5日,韩国政府召开第42次紧急经济中央对策本部会议,相关部门在会上联合发布《稀有金属产业发展对策2.0》,决定将核心稀有金属平均储备量翻一番,以确保100天的使用量,到2025年还将发掘和培育100强核心稀有金属企业。

2020年4月份开始,稀土开启新一轮涨价潮,持续时间明显长于以往,同时涨幅基本仅次于2010-2011年,氧化镨钕、氧化铽、氧化铽价格均出现大幅上涨。

需求增加是本轮稀土涨价的核心驱动力。从某种意义上讲,目前对稀土存在一个核心的认知缺口。过去市场认为稀土行业周期波动性强、可预测性差,但现在稀土供需格局正在悄然重塑,中长期行业景气度有望持续改善。

需求增加,供应受限

稀土是包括15种镧系元素和钪、钇等17种金属元素的统称。由于稀土在光、磁、电等方面具有十分优异的物理性质,且难以取代,可以与其他材料组合形成性能优异、种类多样的新材料,从而大大提高下游产品的质量和性能。因此,稀土又被称为“现代工业的维生素”,目前广泛应用于冶金、军事和各种高科技领域。

稀土应用领域十分广泛,包括稀土永磁、稀土抛光、稀土催化、稀土储氢等,其中稀土永磁(核心产品为钕铁硼)是最大的下游,稀土消费量占到总稀土消费量的57%。由于单价较高,稀土永磁贡献了全部稀土产品产值的85%以上。

在碳中和时代,受益于新能源汽车、风电、变频空调等领域需求的充分释放,钕铁硼需求大幅增长,拉动稀土使用量。据测算,2020年至2025年,钕铁硼需求年复合增长率将由之前的11%提升至20%,稀土需求年复合增长率将由7.26%提升至12%。

供给端,全球稀土供应高度集中,中国占据全球40%的稀土储量和60%的精矿产量,位居全球第一。

据美国地质调查局数据,2020年全球已探明稀土储量约1.2亿吨,其中中国储量4400万吨,约占全球36.7%,居世界第一。其他储量较为丰富的国家还有越南(18.3%)、巴西(17.5%)、俄罗斯(10%)等。凭借资源优势,我国也成为全球最大的稀土精矿生产国。2020年全球稀土精矿产量约24万吨REO,中国产量达到14万吨REO,占比58%,同样居世界第一。

中国当前越来越重视稀土的战略价值,近年来出台一系列政策文件整顿、规范稀土行业,供应约束进一步加强。

从2006年起,我国每年都会下达稀土开采总量控制目标,2020年的目标限额为14万吨,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低于或超过该目标生产。另外,我国冶炼分离产能也实行总量控制,新增产能须经批准。

此前,未经政府批准非法开采的黑色稀土是稀土市场的重要供给来源。据相关统计,2013年至2016年,中国黑色稀土产量约为4万至5万吨,约占合法开采量的一半,给稀土供给端造成了极大扰动。如今,黑色稀土已基本退出历史舞台。

今年1月,工信部发布《稀土管理条例(征求意见稿)》,进一步明确稀土投资项目审批制度、配额总量管理、违法行为处罚等。6月11日,国务院将《稀土管理条例》作为2021年制定、修订的行政法规列入立法工作计划;7月8日,工信部副部长在工业和信息化系统产业政策法规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上表示,将推动《稀土管理条例》尽快出台。

澳大利亚莱纳斯稀土公司位于马来西亚东海岸关丹,是全球最大的稀土冶炼厂,价值超过10亿澳元,也是中国以外最大的稀土供应基地。受新冠疫情影响,当地劳动力和原材料运输受到影响,对公司生产造成很大影响。在优先保证氧化镨钕供应的前提下,公司氧化镨钕产能利用率预计维持在70%。公司三季度矿产总产量由二季度的3778吨下滑至3166吨,其中氧化镨钕产量由二季度的1393吨下滑至1255吨REO,市场供应量下滑138吨,环比减少10%,同比减少6%。

需求在增加,但中国作为全球第一大国,已逐步控制稀土供应,加之疫情也制约了海外产能的释放,因此市场景气度或将长期维持高位。

产业链机会

除了储量,中国在稀土冶炼分离产量上也拥有绝对垄断地位稀土股票,约占全球90%。据安泰科数据,2019年全球稀土冶炼分离产品产量合计约17.6万吨(REO当量),其中中国产量约15.5万吨,占比88.2%。

稀土产业链包括上游稀土资源开采、中游稀土材料制备、下游应用三个环节。

资源类标的将最大程度受益于价格上涨带来的业绩弹性,行业龙头则有望享受到价格上涨和生产配额扩大带来的数量和价格双重效益。

2014年,工信部牵头组建“1+5”大型稀土集团方案获国务院批准,明确提出以宝钢集团、中国五矿、中国铝业、赣州稀土、广东稀土、厦门钨业为牵头,进一步推进兼并重组,组建大型稀土企业集团。到2016年,组建六大稀土集团。目前,我国稀土开采、分离、冶炼的总量控制指标全部集中在六大稀土集团身上。

北方稀土是全球最大的轻稀土产品供应商,公司控股股东宝钢集团拥有白云鄂博矿的独家采矿权,该矿稀土氧化物储量达3500万吨,占全国储量的80%以上。北方稀土从关联企业宝钢股份采购稀土精矿,依托集团资源优势,确保原料充足,成本优势突出。

过去磁性材料行业集中度较低,过度竞争抑制了行业内企业的盈利能力。经过前几年的清退,行业格局明显优化,龙头企业集中度明显提升。目前,随着新能源带动钕铁硼需求大幅增长,磁性材料行业进入以龙头企业为主导的新一轮产能扩张周期。

金力永磁是国内最大的高性能钕铁硼永磁材料制造商,在风力发电、节能变频空调、新能源汽车及汽车零部件等领域具有领先优势,并在上述领域拥有较高的市场占有率。

以新能源汽车为例,JLM是特斯拉、比亚迪、联合汽车等新能源汽车驱动电机磁钢供应商,上汽、蔚来、理想汽车均为终端用户。公司还是大众集团MEB纯电动平台项目稀土永磁材料供应商,通用汽车BEV3全球电动车平台稀土永磁材料指定供应商。2020年,JLM新能源汽车驱动电机磁钢产品出货量可用于组装约45万辆新能源乘用车,市场占有率为14%-15%。

展望后市,新能源属性的持续增强正赋予稀土需求更高的增长空间,而国内总量指标调控政策对供给形成制约,稀土行业供需结构有望持续改善,行业想象空间被打开。

以上就是2021年稀土概念股排行榜及稀土上市公司龙头分析的全部内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市场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