恒泰证券评级直降,从 A 级跌至 CCC 级,或因频收监管罚单
wujiai
|与2020年的“辉煌”表现不同,恒泰证券在2021年券商分类评价中却“惨遭淘汰”。
7月23日,年度证券公司分类评级考试结果公布。界面新闻记者对比2020年数据发现,2021年共有21家证券公司评级被下调,两家证券公司连降四个等级。恒泰证券就是其中之一,从2020年的A级跌至2021年的CCC级,排名几乎垫底。
“被降级的券商不少都与频繁收到监管罚款有关。去年5月,恒泰证券因借贷账户被证监会处罚,3名员工一同被罚款。这些肯定会对其2021年的分类评价产生决定性的影响。”一位业内人士向界面新闻记者透露。
证券公司分类结果不是对证券公司信用状况和评级的评价,而是证券监管机构基于审慎监管的需要,根据证券公司的风险管理能力和持续合规状况,结合公司业务发展状况对证券公司进行的综合评价,主要反映证券公司的治理结构、内部控制、合规管理、风险管理和风险控制指标等与其经营活动相适应的总体状况。
因非法借出 36 个客户账户而受到罚款
恒泰证券2020年评级为A,与其第一大股东天风证券相当,但在今年的券商分类评级中,“一跌成名”。
恒泰证券当年因借贷账户等违法违规行为受到严厉处罚。
2020年8月4日,证监会对恒泰证券发出了处罚函。因存在将客户资金账户、证券账户提供给他人使用的违规行为,证监会责令恒泰证券改正,给予警告,并处以100万元罚款;对余安义、陈一杰、张超三名相关人员给予警告,并处以3万至10万元罚款。此事当时在业内引发了相当大的关注。
受处罚的3人分别是机构交易部副总经理余安义、区域经理陈逸杰、账户经理张超。
2018年初,于安义结识了一位“大客户”——某资产管理公司董事长杜某燕,并安排陈某杰与其对接具体业务。此后,在得知某私募股权公司实际控制人许某华有借用证券账户、调配资金的需求后,杜某燕将此项业务介绍给陈某杰,陈某杰随即指派手下张超负责具体工作,相关违法操作随即展开。
2018年3月至6月,张超团队为杜某燕介绍的账户借贷业务先后招揽了张某苗等36名恒泰证券客户账户。张超团队在向客户推广账户借贷业务时,借用恒泰证券某基金项目向客户讲解所要买卖的股票名称、配资利率等条件。
同期,在未告知客户实际使用人身份的情况下,张超先后收集上述客户的证券账户、基金账户及密码,并由陈一杰分批交给杜某艳,杜某艳再提供给许某华使用。其中,35个客户账户被许某华用于买卖欧普智旺、大圣文化、索领股份、如意集团、中珠医疗等股票。
其间,陈一杰、张超还负责沟通协调上述客户账户在借款过程中产生的利息支付、追加保证金等事宜。
对此,证监会认为,恒泰证券机构交易部张超、陈一杰业务团队在履行职责过程中,以恒泰证券名义承接账户借贷业务,按需求招募多个客户账户并提供给他人使用,由此产生的业务收益最终归属于恒泰证券所有,相关业务团队的行为应当认定为恒泰证券的公司行为。
个人责任方面,恒泰证券机构交易部负责人余安义、恒泰证券机构交易部相关团队负责人陈逸杰均被认定为不适当人选,五年内不得担任证券公司融资融券业务、经纪业务相关职务。此外,恒泰证券机构交易部合规专员陈某功也被认定为不适当人选,两年内不得担任证券、基金管理机构合规相关职务。
分析人士认为,此次对恒泰证券的处罚,对行业具有警示作用。
据界面新闻记者不完全核查,近两年恒泰证券也因债券业务及营业部经营情况等收到监管处罚。具体来说,处罚内容包括信息披露不及时、办理客户债券质押协议逆回购首单交易操作不当、主承销商持续督导责任履行不力等。相关监管措施均指向公司业务合规、内控不足。
2020年6月16日,广东证监局发布行政监管措施决定书,称恒泰证券潮州诚信西路证券营业部员工陈树雄在任职期间,存在为客户办理证券申购、交易行为,广东证监局决定对其采取出具警示函等监管措施。
一位营业部资深券商业务人士告诉界面新闻:“实际操作中,有时候客户着急下单新股,就委托账户经理来做,账户经理用客户的账号和密码登录,代客户操作,一般不会出问题恒泰证券,但是一旦客户亏了钱,就认为账户经理违规了,最后账户经理要受罚。所以我们一直强调不要代客户操作。”
2019年11月5日,证监会网站公布了对恒泰证券张超发出警示函的决定。经查,恒泰证券在开展融资融券业务过程中,为客户之间、客户与他人之间的融资融券活动提供便利和服务,包括协助划拨资金、协助“开户垫款”、规避客户适当性管理要求、协助扩大融资融券授信额度等;将客户信用账户、信用证券账户提供给他人使用。
2019年末,恒泰证券还因清汇租赁一期ABS违规行为,受到辽宁证监局出具警示函等监管措施。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5月,叶飞自曝“市值管理”丑闻之际,恒泰证券、天风证券、申万宏源证券、民生证券均受牵连。
据恒泰证券回应,涉事高管管宣今年3月已从公司离职,相关行为与公司无直接关系。
收视率突然下降会带来什么负面影响?
恒泰证券作为内蒙古地区唯一一家券商,成立于1992年,2015年在港交所上市。近年来,恒泰证券业绩波动较大,2018-2020年归属于股东净利润分别为-6.73亿元、7.40亿元、4.73亿元。
2020年年报显示,恒泰证券营业收入、净利润双双下滑,其中营业收入同比下降4.32%,归属于股东的净利润同比下降35.89%。
总体来看,2020年恒泰证券营业收入结构变化不大,手续费及佣金收入占比由2019年的44.58%上升至2020年的52.98%,投资收益占比由2019年的19.6%上升至24.81%,对经纪业务和投资收益依赖明显,依然体现出“靠天吃饭”的特点。
在券商由经纪业务向财富管理转型的大趋势下,恒泰证券财富管理业务表现堪忧,2020年投顾业务下滑78.14%,而券商核心业务资产管理、承销保荐业务分别下滑4.64%、23.03%。
恒泰证券在2020年年报中表示,公司将持续推进财富管理转型,在加强金融科技与业务联动的基础上,进一步强化资产配置能力和线上业务服务能力。
但从目前来看,其营收结构尚未显现出相应的转型效果和产能提升,业绩的大幅波动确实令投资者感到担忧。
评级的突然下调可能对恒泰证券的发展产生负面影响。
事实上,分类评级结果将对证券公司股权质押、场外期权、债券、新业务申请、银行贷款、保险资金缴存量等多个方面产生影响。
有市场人士表示,对券商而言,以固收部门债券承销业务为例,评级下调可能导致部分热门债券失去承销资格。对于不少依赖债券销售撮合业务的券商而言,这部分业务的丢失可能对其业绩造成较为严重的影响。
此外,评级还会直接影响投资者保护基金缴纳比例,简单来说,评级越低缴纳越多。根据证监会公告[2013]22号,在保护基金规模超过200亿元时,AAA、AA、A、BBB、BB、B、CCC、CC、C、D等10个级别证券公司应当分别按照营业收入的0.5%、0.75%、1%、1.5%、1.75%、2%、2.5%、2.75%、3%、3.5%的比例缴纳保护基金。
对于恒泰证券来说,去年其仅需缴纳1%的险资,而今年则需缴纳3%的收入,这也会对公司全年的净利润造成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