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钢材 > 建筑钢材 > 市场分析

山西扛起调煤保电政治责任,圆满完成能源保供任务

来源:网络整理 作者: wujiai
分享到
关注德勤钢铁网在线:
  • 扫描二维码

    关注√

    德勤钢铁网微信

在线咨询:
  • 扫描或点击关注德勤钢铁网在线客服

万吨煤炭列车整装待发。 张炯 摄

多一吨煤,多温暖更多人。一车车山西煤炭正发往全国各地,给千家万户送去温暖和光明。

2021年四季度,山西坚决担负起调煤保电政治责任,加强外煤保障和外电送电,坚决完成能源保供任务。截至2021年12月31日,累计向16个省区市发运电煤4356万吨,合同完成率106.15%,圆满完成国家下达的保供任务。

山西省委书记林武表示,作为国家重要综合能源基地和电力外送基地,要坚持全国“一盘棋”,坚决担负??起保障国家能源安全的重大政治任务,用实际行动彰显能源大省的责任担当。

2021年,山西再次交出亮眼的能源供应成绩单,全年原煤产量12亿吨、发电量3826亿千瓦时、煤层气产量95亿立方米。

坚决担当作为

周密部署,彰显山西担当

2021年以来,国际市场能源价格大幅上涨,国内电力、煤炭供需持续偏紧,导致煤炭市场煤价高企,山西履行能源大省使命,努力增加煤炭供应,动态稳定煤炭价格,保障国家能源安全,支持兄弟省份经济发展。

时间回溯到2021年9月29日,山西与河北、山东、江苏、浙江、天津等14个省(区、市)签订四季度中长期煤炭供应合同,保障能源供应。按照要求,驻山西中央煤炭企业对接天津、福建、河北、广东、辽宁等5个省市,晋能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对接广西、江苏、吉林、安徽、上海、浙江等6个省区、市,山西焦煤集团承担河南省保供任务,华阳新材集团承担海南省保供任务,潞安化工集团承担山东省保供任务。

两天后,山西省委书记林武主持召开现场调度会,要求能源供应努力实现“三稳”,即能源生产稳、煤炭供应稳、电力发供电稳。

山西省委副书记、省长兰福安多次主持召开专题会议,对安全生产、稳定物价、储气调峰、供热保供等具体工作进行研究部署。

这些精准、有力的部署要求,体现了山西对兄弟省份的关心和责任。

? 煤炭供应方面,加快产能增量进程,合理组织煤炭企业增产,有效有序释放优质先进煤炭产能,在煤质匹配、运力衔接、资金保障等方面,为湖南、重庆两省新增动力煤保障合同183万吨。

? 煤炭价格执行方面,积极落实国家有关要求,省属煤炭企业5500大卡动力煤坑口价格不超过1200元/吨,自2021年11月7日0时起,价格调整为900元/吨。

? 电力供应方面,建立督促企业增加煤炭库存预警机制,大力推动暂时停产机组复电上网。实时了解发电企业煤炭库存情况,加大监管力度。

保供任务逐级落实,增强了山西能源战线的团结和力量。

山西省发展改革委印发《山西省煤调保电气和冬季供暖工作方案》,明确了29项重点任务,建立调度预警、督促检查、定期通报等工作机制,通报电厂存煤、非停运机组恢复上网等重点工作情况,并将重大问题列入督办名单。

首艘供应大唐南京电厂的煤炭船抵港装货。金能控股集团供图

山西省能源局成立保供应专门工作组,建立“日报、双周报、月总结”工作制度,加强与国家和省内相关部门的沟通联系,解决任务推进过程中的矛盾和问题。

山西各有关部门和煤炭企业全力以赴,把保障能源供应作为当前最重要、最紧迫的政治任务,筑牢经济社会发展的“安全线”。

山西省发展改革委主任李晋平介绍,为推进完成国家下达的任务,全省煤炭企业加强生产调度,充分释放煤炭产能,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努力增加煤炭产量。

“说到责任,只有必答题,没有可选题。”李**郑重承诺,如果各省再需要,山西将继续全力保供。

产、供、储、销协调

共克时艰 传递山西温暖

在山西省长子县地下530米深处,一块块动力煤从采煤工作面被洗煤蒸出,运到专用线路,大约一天后,运往200多公里外的河南省,确保了该地区发电、供暖两个重点供应对象的煤炭储备。

“如果你现在站在大秦线边上,一定能看到数万吨动力煤东流的壮观景象!”中铁太原局集团有限公司货运调度室一名工作人员这样形容山西动力煤发运的情况。

大秦铁路是山西煤炭外销的大动脉,一列列重载列车从山西大同的大秦铁路湖东站汇集、出发,犹如一条黑色的“煤河”奔向渤海湾港口。

满载动力煤的2万吨重载列车在大秦线上行驶。 张炯 摄

自国家下达动力煤保供任务以来,山西省能源局根据各煤矿企业产能情况和年初签订的中长期合同,将保供任务分解落实。

晋能控股集团作为山西省最大煤炭生产企业,承担着四季度及东北区域保供任务,共计2070万吨。为确保保供任务高质量完成,该集团加紧满负荷生产,协调组织洗选运销各环节,将所有煤炭资源作为动力煤供应资源,由煤炭运销总公司统一调度安排,严格按照既定的保供任务和供应指标发运,严格按计划安排。

“谁不完成任务,谁就受到惩罚。”晋能控股煤炭集团董事长王存全铁腕保供,最终该集团提前10天完成保供任务,超计划25.8万吨。同时,以低于市场价供应动力煤,2021年共给社会让利约365亿元,其中保供煤让利约21亿元。10月份,保供煤均价比市场均价低533元/吨。

晋能控股集团董事长郭金刚明确表示,在市场需求持续旺盛的情况下,宁可牺牲自身利益,也要顾全大局,维护煤炭市场价格稳定。

黎明时分,山西焦煤国际霍尔津河煤业的工人们下矿时正在进行安全宣誓。“牢记安全誓言,牢记家人嘱咐;严格遵守安全规程和操作规程;履行安全职责,加强自我管理……”

安全是煤矿开采的基石,矿工每天下矿前必读的安全誓词,有助于提高工人的井下安全生产意识。霍尔辛河煤业通过精益安全管理、优化生产组织,提升了矿井固有安全管理能力和事故预防能力。目前,日均生产能力已达到1.2万吨以上。

智能巡检机器人在地下水泵房内进行巡检工作。图片由晋能控股集团提供

山西省能源局发布的公告显示,截至2021年12月底,山西共有年产万吨煤矿703座,同比增加1.83亿吨。“去年9-11月供应形势最紧张的时候,山西煤炭产量占全国煤炭产量的80%以上,为全国煤炭稳定供应作出了突出贡献,受到国家发改委表彰。”山西省能源局局长姚绍锋略带自豪。

2021年7月份以来,山西省煤炭日均产量保持在330万吨以上,月产量保持在1亿吨以上,全年原煤产量完成12亿吨,同比增长10.5%。

目前,“煤荒”形势正在逐步缓解,大家的忧虑也逐渐放下。这背后,是山西煤炭企业的无私奉献,是煤矿工人的辛勤付出。正如李锦平所说:“国有企业在关键时期,展现了责任担当。”

绿色智能采矿

能源转型走山西的路

绿色发展一方面依靠可再生能源扩张,另一方面依靠传统矿山的技术改造。

在晋能控股煤炭集团塔山煤矿智能调度指挥中心,集团科技信息管理部副部长匡铁军正在大屏幕上观察井下采矿设备、通风、运输等实时数据,分析判断当前井下安全生产状况。在这里山西煤炭价格,工作人员可以利用视频监控平台,实现安全生产等各项实时数据“一览无余”,并在巡检机器人的协助下确认井下皮带、泵房、变电站等是否正常运行。

塔山煤矿智能调度指挥中心。图片来源:晋能控股集团

“智能化系统自2019年建设以来,结合巡检机器人,让很多岗位实现了无人化,减少工人108人,每年减少人工成本数千万元。”塔山煤矿董事长宋银林享受着矿井智能化带来的好处。

5G+智能采煤、5G+智能辅助运输、5G+无人机巡检……从过去的“人工操作”到如今的“智能启停”,山西把煤矿智能化、绿色开采作为煤炭工作的重中之重,在推进绿色开采过程中,积极采用智能化技术,勇于探索绿色开采的智能化道路。

“我们从‘黑煤’到‘亮煤’,都是公司智能化发展的结果。我会充分发挥自己的工作优势,尽自己最大的能力为公司发展贡献力量。”同鑫矿综采队技术主管王亚军深感责任重大。

山西焦煤集团马兰矿员工卢艳满也尝到了智能化的甜头:“以前采煤机每截一块煤,司机都要到现场操作,工作面上的142个支架都要逐一搬动。现在,我们在距工作面1公里的集控中心就能远程操控,工作面上就只剩下巡视工人,避开了煤尘、顶板等危险因素。现在七八个人就能完成过去十几个人的工作,劳动强度大大减轻。”

经过一代代煤矿工人与煤矿水、火、瓦斯等自然灾害的斗争,如今在山西,煤矸石回到原来的地方,矿井废水100%净化回用,瓦斯被“俘获”用来发电、供热……

经过一个小时的车程,记者来到位于太原市西北部的东曲矿。这是山西焦煤西山煤电集团下辖的主要生产矿井之一。目前,该矿28802工作面已完成采空区矸石试验性充填。

“此前,矿井产生的煤矸石大部分都是从矿井吊运到煤矸石堆场,然后通过逐层夯实、上黄土覆盖、分层堆放、绿植覆盖等方式进行处理。虽然环保指标符合国家要求,但从长远看,这种处置方式远远不够。”东曲矿总工程师刘祥忠向记者讲述了矿井采用煤矸石充填项目的初衷。

据介绍,该项目作业流程是将选煤厂洗选后的煤矸石通过管状皮带输送至井口返回煤矸石仓,再通过煤矸石排泄通道输入井下采空区,实现“采煤无矸石、无矸石排泄”。该项目成为全国首个煤与瓦斯突出矿井煤矸石充填开采项目,也是山西省首个成功的煤矸石充填开采项目。东曲矿煤矸石治理让矿井绿了起来,矿区成了风景区,煤炭也能更“绿”起来。

塔山煤矿智能化生产工作面。图片由晋能控股集团提供

近年来,山西省能源领域绿色低碳发展成效显著,煤炭先进产能占比达到68%,新能源装机占比达到30%以上,煤层气开发利用水平全国领先。

山西省委副书记、省长兰福安明确表示,2022年,山西将推动煤矿智能化改造,加快5G智慧矿山建设,再建成20座智能煤矿、500个智能化采煤工作面。

“我省将继续深化能源革命综合改革试点,深入实施煤炭绿色开发利用和可再生能源倍增行动,加快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现代能源体系,让绿色真正成为山西全面推进高质量发展的鲜明底色。”省委书记林武勾画了山西能源转型发展的蓝图。

借着改革的新鲜水,借着动力转换的加速,山西将以坚如磐石的决心和意志,站在发展前列,展现发展的担当、不辱使命,让全面推进高质量发展焕发出更加强劲的生机!

(记者 张婷婷)

责任编辑:德勤钢铁网 标签:山西扛起调煤保电政治责任,圆满完成能源保供任务

热门搜索

相关文章

广告
德勤钢铁网 |市场分析

山西扛起调煤保电政治责任,圆满完成能源保供任务

wujiai

|

万吨煤炭列车整装待发。 张炯 摄

多一吨煤,多温暖更多人。一车车山西煤炭正发往全国各地,给千家万户送去温暖和光明。

2021年四季度,山西坚决担负起调煤保电政治责任,加强外煤保障和外电送电,坚决完成能源保供任务。截至2021年12月31日,累计向16个省区市发运电煤4356万吨,合同完成率106.15%,圆满完成国家下达的保供任务。

山西省委书记林武表示,作为国家重要综合能源基地和电力外送基地,要坚持全国“一盘棋”,坚决担负??起保障国家能源安全的重大政治任务,用实际行动彰显能源大省的责任担当。

2021年,山西再次交出亮眼的能源供应成绩单,全年原煤产量12亿吨、发电量3826亿千瓦时、煤层气产量95亿立方米。

坚决担当作为

周密部署,彰显山西担当

2021年以来,国际市场能源价格大幅上涨,国内电力、煤炭供需持续偏紧,导致煤炭市场煤价高企,山西履行能源大省使命,努力增加煤炭供应,动态稳定煤炭价格,保障国家能源安全,支持兄弟省份经济发展。

时间回溯到2021年9月29日,山西与河北、山东、江苏、浙江、天津等14个省(区、市)签订四季度中长期煤炭供应合同,保障能源供应。按照要求,驻山西中央煤炭企业对接天津、福建、河北、广东、辽宁等5个省市,晋能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对接广西、江苏、吉林、安徽、上海、浙江等6个省区、市,山西焦煤集团承担河南省保供任务,华阳新材集团承担海南省保供任务,潞安化工集团承担山东省保供任务。

两天后,山西省委书记林武主持召开现场调度会,要求能源供应努力实现“三稳”,即能源生产稳、煤炭供应稳、电力发供电稳。

山西省委副书记、省长兰福安多次主持召开专题会议,对安全生产、稳定物价、储气调峰、供热保供等具体工作进行研究部署。

这些精准、有力的部署要求,体现了山西对兄弟省份的关心和责任。

? 煤炭供应方面,加快产能增量进程,合理组织煤炭企业增产,有效有序释放优质先进煤炭产能,在煤质匹配、运力衔接、资金保障等方面,为湖南、重庆两省新增动力煤保障合同183万吨。

? 煤炭价格执行方面,积极落实国家有关要求,省属煤炭企业5500大卡动力煤坑口价格不超过1200元/吨,自2021年11月7日0时起,价格调整为900元/吨。

? 电力供应方面,建立督促企业增加煤炭库存预警机制,大力推动暂时停产机组复电上网。实时了解发电企业煤炭库存情况,加大监管力度。

保供任务逐级落实,增强了山西能源战线的团结和力量。

山西省发展改革委印发《山西省煤调保电气和冬季供暖工作方案》,明确了29项重点任务,建立调度预警、督促检查、定期通报等工作机制,通报电厂存煤、非停运机组恢复上网等重点工作情况,并将重大问题列入督办名单。

首艘供应大唐南京电厂的煤炭船抵港装货。金能控股集团供图

山西省能源局成立保供应专门工作组,建立“日报、双周报、月总结”工作制度,加强与国家和省内相关部门的沟通联系,解决任务推进过程中的矛盾和问题。

山西各有关部门和煤炭企业全力以赴,把保障能源供应作为当前最重要、最紧迫的政治任务,筑牢经济社会发展的“安全线”。

山西省发展改革委主任李晋平介绍,为推进完成国家下达的任务,全省煤炭企业加强生产调度,充分释放煤炭产能,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努力增加煤炭产量。

“说到责任,只有必答题,没有可选题。”李**郑重承诺,如果各省再需要,山西将继续全力保供。

产、供、储、销协调

共克时艰 传递山西温暖

在山西省长子县地下530米深处,一块块动力煤从采煤工作面被洗煤蒸出,运到专用线路,大约一天后,运往200多公里外的河南省,确保了该地区发电、供暖两个重点供应对象的煤炭储备。

“如果你现在站在大秦线边上,一定能看到数万吨动力煤东流的壮观景象!”中铁太原局集团有限公司货运调度室一名工作人员这样形容山西动力煤发运的情况。

大秦铁路是山西煤炭外销的大动脉,一列列重载列车从山西大同的大秦铁路湖东站汇集、出发,犹如一条黑色的“煤河”奔向渤海湾港口。

满载动力煤的2万吨重载列车在大秦线上行驶。 张炯 摄

自国家下达动力煤保供任务以来,山西省能源局根据各煤矿企业产能情况和年初签订的中长期合同,将保供任务分解落实。

晋能控股集团作为山西省最大煤炭生产企业,承担着四季度及东北区域保供任务,共计2070万吨。为确保保供任务高质量完成,该集团加紧满负荷生产,协调组织洗选运销各环节,将所有煤炭资源作为动力煤供应资源,由煤炭运销总公司统一调度安排,严格按照既定的保供任务和供应指标发运,严格按计划安排。

“谁不完成任务,谁就受到惩罚。”晋能控股煤炭集团董事长王存全铁腕保供,最终该集团提前10天完成保供任务,超计划25.8万吨。同时,以低于市场价供应动力煤,2021年共给社会让利约365亿元,其中保供煤让利约21亿元。10月份,保供煤均价比市场均价低533元/吨。

晋能控股集团董事长郭金刚明确表示,在市场需求持续旺盛的情况下,宁可牺牲自身利益,也要顾全大局,维护煤炭市场价格稳定。

黎明时分,山西焦煤国际霍尔津河煤业的工人们下矿时正在进行安全宣誓。“牢记安全誓言,牢记家人嘱咐;严格遵守安全规程和操作规程;履行安全职责,加强自我管理……”

安全是煤矿开采的基石,矿工每天下矿前必读的安全誓词,有助于提高工人的井下安全生产意识。霍尔辛河煤业通过精益安全管理、优化生产组织,提升了矿井固有安全管理能力和事故预防能力。目前,日均生产能力已达到1.2万吨以上。

智能巡检机器人在地下水泵房内进行巡检工作。图片由晋能控股集团提供

山西省能源局发布的公告显示,截至2021年12月底,山西共有年产万吨煤矿703座,同比增加1.83亿吨。“去年9-11月供应形势最紧张的时候,山西煤炭产量占全国煤炭产量的80%以上,为全国煤炭稳定供应作出了突出贡献,受到国家发改委表彰。”山西省能源局局长姚绍锋略带自豪。

2021年7月份以来,山西省煤炭日均产量保持在330万吨以上,月产量保持在1亿吨以上,全年原煤产量完成12亿吨,同比增长10.5%。

目前,“煤荒”形势正在逐步缓解,大家的忧虑也逐渐放下。这背后,是山西煤炭企业的无私奉献,是煤矿工人的辛勤付出。正如李锦平所说:“国有企业在关键时期,展现了责任担当。”

绿色智能采矿

能源转型走山西的路

绿色发展一方面依靠可再生能源扩张,另一方面依靠传统矿山的技术改造。

在晋能控股煤炭集团塔山煤矿智能调度指挥中心,集团科技信息管理部副部长匡铁军正在大屏幕上观察井下采矿设备、通风、运输等实时数据,分析判断当前井下安全生产状况。在这里山西煤炭价格,工作人员可以利用视频监控平台,实现安全生产等各项实时数据“一览无余”,并在巡检机器人的协助下确认井下皮带、泵房、变电站等是否正常运行。

塔山煤矿智能调度指挥中心。图片来源:晋能控股集团

“智能化系统自2019年建设以来,结合巡检机器人,让很多岗位实现了无人化,减少工人108人,每年减少人工成本数千万元。”塔山煤矿董事长宋银林享受着矿井智能化带来的好处。

5G+智能采煤、5G+智能辅助运输、5G+无人机巡检……从过去的“人工操作”到如今的“智能启停”,山西把煤矿智能化、绿色开采作为煤炭工作的重中之重,在推进绿色开采过程中,积极采用智能化技术,勇于探索绿色开采的智能化道路。

“我们从‘黑煤’到‘亮煤’,都是公司智能化发展的结果。我会充分发挥自己的工作优势,尽自己最大的能力为公司发展贡献力量。”同鑫矿综采队技术主管王亚军深感责任重大。

山西焦煤集团马兰矿员工卢艳满也尝到了智能化的甜头:“以前采煤机每截一块煤,司机都要到现场操作,工作面上的142个支架都要逐一搬动。现在,我们在距工作面1公里的集控中心就能远程操控,工作面上就只剩下巡视工人,避开了煤尘、顶板等危险因素。现在七八个人就能完成过去十几个人的工作,劳动强度大大减轻。”

经过一代代煤矿工人与煤矿水、火、瓦斯等自然灾害的斗争,如今在山西,煤矸石回到原来的地方,矿井废水100%净化回用,瓦斯被“俘获”用来发电、供热……

经过一个小时的车程,记者来到位于太原市西北部的东曲矿。这是山西焦煤西山煤电集团下辖的主要生产矿井之一。目前,该矿28802工作面已完成采空区矸石试验性充填。

“此前,矿井产生的煤矸石大部分都是从矿井吊运到煤矸石堆场,然后通过逐层夯实、上黄土覆盖、分层堆放、绿植覆盖等方式进行处理。虽然环保指标符合国家要求,但从长远看,这种处置方式远远不够。”东曲矿总工程师刘祥忠向记者讲述了矿井采用煤矸石充填项目的初衷。

据介绍,该项目作业流程是将选煤厂洗选后的煤矸石通过管状皮带输送至井口返回煤矸石仓,再通过煤矸石排泄通道输入井下采空区,实现“采煤无矸石、无矸石排泄”。该项目成为全国首个煤与瓦斯突出矿井煤矸石充填开采项目,也是山西省首个成功的煤矸石充填开采项目。东曲矿煤矸石治理让矿井绿了起来,矿区成了风景区,煤炭也能更“绿”起来。

塔山煤矿智能化生产工作面。图片由晋能控股集团提供

近年来,山西省能源领域绿色低碳发展成效显著,煤炭先进产能占比达到68%,新能源装机占比达到30%以上,煤层气开发利用水平全国领先。

山西省委副书记、省长兰福安明确表示,2022年,山西将推动煤矿智能化改造,加快5G智慧矿山建设,再建成20座智能煤矿、500个智能化采煤工作面。

“我省将继续深化能源革命综合改革试点,深入实施煤炭绿色开发利用和可再生能源倍增行动,加快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现代能源体系,让绿色真正成为山西全面推进高质量发展的鲜明底色。”省委书记林武勾画了山西能源转型发展的蓝图。

借着改革的新鲜水,借着动力转换的加速,山西将以坚如磐石的决心和意志,站在发展前列,展现发展的担当、不辱使命,让全面推进高质量发展焕发出更加强劲的生机!

(记者 张婷婷)


市场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