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元指数跌破 100 关口,美股三大指数收高,背后原因竟是……
wujiai
|7月14日,美元指数自2022年4月以来首次跌破100整数关口,并已连续六天下跌,截至发稿时,美元指数报99.65。
美元指数是综合反映美元在国际外汇市场上汇率的指标美元指数下跌,用来衡量美元对一篮子货币汇率的变化程度。美元指数越高,表示美元相对一篮子货币越强势,反之则越弱。
与此同时,周四美国三大股指收盘上涨,科技股领涨。截至收盘,道琼斯工业平均指数上涨0.14%;标普500指数上涨0.85%,纳斯达克指数上涨1.58%。其中,标普500指数和纳斯达克指数均创下2022年4月以来的新高。
光大银行金融市场部宏观研究员周茂华对澎湃新闻表示,近期美元下跌最直接的导火索是6月份就业和通胀的意外下滑。美国经济前景走弱,市场押注美联储加息周期将结束,最早可能在7月份结束,拖累美元下跌;而欧洲央行相对鹰派的表现也对美元造成一定的负面影响。
7月13日,美国劳工部公布的数据显示,美国6月PPI同比增速从上月的1.1%放缓至0.1%,几乎没有增长,低于预期的0.4%,创下2020年8月以来新低。
与此同时,美国劳工统计局7月12日公布的数据显示,美国6月CPI同比上涨3%,略低于市场预期的3.1%和前值的4%。 这是自2022年6月创下40年高点9.1%以来,美国CPI同比涨幅连续第12个月下降,也是2021年3月以来最小涨幅。
不过利率期货数据显示,目前市场预期美联储7月加息25个基点的概率仍在92%以上,其余市场人士则押注美联储7月不会加息。同时,市场预期全年两次加息总计25个基点的概率仍在60%以上。
“基于目前美国就业和通胀趋势,市场或低估了美联储两次加息的可能性,这将继续支撑美元。”周茂华指出,数据显示,目前美国失业率为3.6%,非农就业人数月均增幅继续高于趋势值,就业保持稳定。核心价格表现出粘性。随着基数效应减弱,预计年底前通胀仍将高于2%的目标,美联储9月仍有可能加息。目前来看,美联储年底大幅掉头的可能性较低。
展望美元走势,周茂华表示,短期内市场仍在消化美联储加息结束的预期,美国金融环境的宽松仍将持续拖累美元;但从美国就业、通胀及政策的走向来看,今年美元仍将获得一定支撑,预计美元走势将出现较大波动。
人民币方面,美元/离岸人民币汇率已升至7.15以上。
周茂华表示,美元走弱总体上对人民币等非美货币走势有利。尽管美元后续走势可能仍会出现一定幅度的震荡,但美国加息周期即将结束,美国经济前景放缓,欧洲央行继续向限制性利率靠拢,都将限制美元未来上行空间。更重要的是,中国经济稳步恢复,国际收支基本面均衡,人民币弹性明显增强,加上近期人民币风险释放较为充分,人民币走势前景乐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