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钢材 > 建筑钢材 > 市场分析

陆家嘴起诉苏钢集团索赔百亿,土壤污染纠纷引关注

2024-06-05 04:04:45 来源:网络整理 作者: wujiai
分享到
关注德勤钢铁网在线:
  • 扫描二维码

    关注√

    德勤钢铁网微信

在线咨询:
  • 扫描或点击关注德勤钢铁网在线客服

近日,上海陆家嘴金融贸易区发展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陆家嘴”)发布公告,其下属公司因土壤污染问题,对江苏苏钢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苏钢集团”)等相关单位提起民事诉讼。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诉讼涉案金额高达100.4亿元,陆家嘴称,如发现或确认实际金额高于此金额,将增加诉讼请求或单独提起诉讼。

业内人士称,此次诉讼标的超百亿元,诉讼费用也将相应上涨,相关金额也将创下历史新高。从之前的交易伙伴到如今对簿公堂,双方是如何走到这一步的?

七年前的交易埋下了隐患

这100亿元索赔的起因,可以追溯到7年前的一笔交易。

据悉,2016年苏钢集团,陆家嘴指定控股子公司嘉湾公司、嘉尔公司(通过信托计划)组成联合体,共同竞购苏钢集团在上海联合产权交易所挂牌出售的绿岸公司95%股权。绿岸公司名下的主要资产为位于苏州高新区苏通路北侧、苏钢路东侧的17块地块使用权。

陆家嘴在当时的公告中表示,此次成功联合竞标苏州绿岸95%股权,有利于进一步增加公司土地储备,拓展公司发展空间。通过积极实施“走出去”战略,将进一步提升陆家嘴商业地产的品牌影响力,增强公司可持续经营能力和盈利能力,有利于公司竞争力的提升和发展。

然而令人意想不到的是,陆家嘴近日披露,2022年以来,公司及各环保部门调查认定,绿色海岸公司名下14块地块存在污染,且污染面积和程度远超苏钢集团挂牌出售时披露的污染情况。

陆家嘴还在公告中强调,公司委托专业机构调查发现,被告在对涉案土地进行调整规章制度、改变性质并进行出让过程中,存在欺诈、未依法履行职责等一系列违法违规行为,共同导致原告取得涉案严重污染土地。

“法院已受理此案,后续的庭审和判决可能会带来一系列影响,包括经济补偿、项目重启、土壤污染问题的解决等。由于此案涉及多方利益,法院的判决可能对各方都产生深远影响。”IPG中国首席经济学家白文曦在接受大河财立方记者采访时表示。

那么此次诉讼可能对公司造成什么影响?11月8日下午,大河彩报记者多次致电陆家嘴,但对方电话均显示占线。截至发稿时,苏钢集团及所属单位尚未对此事作出回应。

该项目已暂停相关开发、建设和销售工作。

大河财报记者查阅发现,2016年10月17日,经过多轮竞价竞争,苏州绿岸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苏州绿岸”)95%股权成功转让,总金额约85.25亿元,股权交易价格为166万元,受让方持有目标公司100万元债权。

在当时的评估报告中,陆家嘴表示,房地产项目在开发过程中,如果工程建设质量出现问题,最起码可能导致工程无法通过政府质检部门的验收或者引起客户投诉,增加额外的维护成本;如果发生严重质量事故或者其他安全事故,则可能导致整个项目停工整顿、重大赔偿,可能对公司的经营活动造成重大影响。

从最新公告来看,重大影响已明显发生。在11月6日的业绩说明会上,陆家嘴董事长、代理总经理许尔金表示,目前苏州绿岸已暂停相关开发建设和销售。同时,公司专项工作组正全力开展处置维权工作,推动相关责任方承担后续处置责任。公司将在每个季度末披露相关进展。

不过,徐尔金也提到,公司将继续关注本次风险事件的后续进展,认真分析评估对公司的影响,认真落实各项应对措施,妥善处置本次风险事件,并根据事件进展情况及时履行信息披露义务,努力维护公司和全体股东的利益。同时,公司将密切关注长三角市场形势,把握机遇参与其中,继续积极支持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建设,不断做强做优公司主营业务。

上市公司尽职调查成为关键问题

创纪录的数百亿索赔金额背后,也引发了一系列值得反思的问题。

“土壤污染是一个严重的问题,但不是眼前的问题。也就是说土壤污染不是短时间内造成的,是可以发现的。”在祥松资本执行董事沈萌看来,虽然部分被告可能需要承担污染土壤的责任,但陆家嘴在购买土地时可能缺乏必要的专业检测,没有对土壤质量进行足够充分的前期调查,因此也应该承担部分责任。

在白文熙看来,对于上市公司来说,在购买或投资土地之前,需要进行充分的尽职调查,包括对土地状况进行全面了解,如果有疑虑,还要进行详细的环境检测和分析。“企??业需要建立更完善的风险管理体系,这样在遇到类似问题时,才能及时发现、评估和控制风险。”

“房地产开发中,土壤污染本身是非常不负责任的行为,对居民的身心健康影响很大。而且,这件事情还可能涉及到欺诈和腐败,显然需要严厉追究。”易居研究院研究总监严跃进表示,在一些大肆开发房地产的年份,一些地块不按规定、违规出让,进而引发很多问题,侵犯了群众的合法权益。

他还提到,从企业角度看,会面临经济损失,还可能因为此类“毒地”项目引发群体维权等事件;从其他企业角度看,要对一些工业用地开发历史保持谨慎,防止留下后遗症。

编辑:陶纪燕校对:陈小娟 | 审计人:李真 | 指导老师:万俊伟

责任编辑:德勤钢铁网 标签:陆家嘴起诉苏钢集团索赔百亿,土壤污染纠纷引关注

热门搜索

相关文章

广告
德勤钢铁网 |市场分析

陆家嘴起诉苏钢集团索赔百亿,土壤污染纠纷引关注

wujiai

|

近日,上海陆家嘴金融贸易区发展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陆家嘴”)发布公告,其下属公司因土壤污染问题,对江苏苏钢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苏钢集团”)等相关单位提起民事诉讼。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诉讼涉案金额高达100.4亿元,陆家嘴称,如发现或确认实际金额高于此金额,将增加诉讼请求或单独提起诉讼。

业内人士称,此次诉讼标的超百亿元,诉讼费用也将相应上涨,相关金额也将创下历史新高。从之前的交易伙伴到如今对簿公堂,双方是如何走到这一步的?

七年前的交易埋下了隐患

这100亿元索赔的起因,可以追溯到7年前的一笔交易。

据悉,2016年苏钢集团,陆家嘴指定控股子公司嘉湾公司、嘉尔公司(通过信托计划)组成联合体,共同竞购苏钢集团在上海联合产权交易所挂牌出售的绿岸公司95%股权。绿岸公司名下的主要资产为位于苏州高新区苏通路北侧、苏钢路东侧的17块地块使用权。

陆家嘴在当时的公告中表示,此次成功联合竞标苏州绿岸95%股权,有利于进一步增加公司土地储备,拓展公司发展空间。通过积极实施“走出去”战略,将进一步提升陆家嘴商业地产的品牌影响力,增强公司可持续经营能力和盈利能力,有利于公司竞争力的提升和发展。

然而令人意想不到的是,陆家嘴近日披露,2022年以来,公司及各环保部门调查认定,绿色海岸公司名下14块地块存在污染,且污染面积和程度远超苏钢集团挂牌出售时披露的污染情况。

陆家嘴还在公告中强调,公司委托专业机构调查发现,被告在对涉案土地进行调整规章制度、改变性质并进行出让过程中,存在欺诈、未依法履行职责等一系列违法违规行为,共同导致原告取得涉案严重污染土地。

“法院已受理此案,后续的庭审和判决可能会带来一系列影响,包括经济补偿、项目重启、土壤污染问题的解决等。由于此案涉及多方利益,法院的判决可能对各方都产生深远影响。”IPG中国首席经济学家白文曦在接受大河财立方记者采访时表示。

那么此次诉讼可能对公司造成什么影响?11月8日下午,大河彩报记者多次致电陆家嘴,但对方电话均显示占线。截至发稿时,苏钢集团及所属单位尚未对此事作出回应。

该项目已暂停相关开发、建设和销售工作。

大河财报记者查阅发现,2016年10月17日,经过多轮竞价竞争,苏州绿岸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苏州绿岸”)95%股权成功转让,总金额约85.25亿元,股权交易价格为166万元,受让方持有目标公司100万元债权。

在当时的评估报告中,陆家嘴表示,房地产项目在开发过程中,如果工程建设质量出现问题,最起码可能导致工程无法通过政府质检部门的验收或者引起客户投诉,增加额外的维护成本;如果发生严重质量事故或者其他安全事故,则可能导致整个项目停工整顿、重大赔偿,可能对公司的经营活动造成重大影响。

从最新公告来看,重大影响已明显发生。在11月6日的业绩说明会上,陆家嘴董事长、代理总经理许尔金表示,目前苏州绿岸已暂停相关开发建设和销售。同时,公司专项工作组正全力开展处置维权工作,推动相关责任方承担后续处置责任。公司将在每个季度末披露相关进展。

不过,徐尔金也提到,公司将继续关注本次风险事件的后续进展,认真分析评估对公司的影响,认真落实各项应对措施,妥善处置本次风险事件,并根据事件进展情况及时履行信息披露义务,努力维护公司和全体股东的利益。同时,公司将密切关注长三角市场形势,把握机遇参与其中,继续积极支持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建设,不断做强做优公司主营业务。

上市公司尽职调查成为关键问题

创纪录的数百亿索赔金额背后,也引发了一系列值得反思的问题。

“土壤污染是一个严重的问题,但不是眼前的问题。也就是说土壤污染不是短时间内造成的,是可以发现的。”在祥松资本执行董事沈萌看来,虽然部分被告可能需要承担污染土壤的责任,但陆家嘴在购买土地时可能缺乏必要的专业检测,没有对土壤质量进行足够充分的前期调查,因此也应该承担部分责任。

在白文熙看来,对于上市公司来说,在购买或投资土地之前,需要进行充分的尽职调查,包括对土地状况进行全面了解,如果有疑虑,还要进行详细的环境检测和分析。“企??业需要建立更完善的风险管理体系,这样在遇到类似问题时,才能及时发现、评估和控制风险。”

“房地产开发中,土壤污染本身是非常不负责任的行为,对居民的身心健康影响很大。而且,这件事情还可能涉及到欺诈和腐败,显然需要严厉追究。”易居研究院研究总监严跃进表示,在一些大肆开发房地产的年份,一些地块不按规定、违规出让,进而引发很多问题,侵犯了群众的合法权益。

他还提到,从企业角度看,会面临经济损失,还可能因为此类“毒地”项目引发群体维权等事件;从其他企业角度看,要对一些工业用地开发历史保持谨慎,防止留下后遗症。

编辑:陶纪燕校对:陈小娟 | 审计人:李真 | 指导老师:万俊伟


市场分析